打開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bell icon
notice-title img

📢 讀好文還能抽獎?!


如何參加?簡單兩步驟
✅ 登入會員
✅ 讀 AI、半導體、電動車 文章


讀 3 篇、集滿 3 點
💰 輕鬆坐等抽 LINE POINTS 💰


不再通知
notice-title img

📢 讀好文還能抽獎?!


如何參加?簡單兩步驟
✅ 登入會員
✅ 讀 AI、半導體、電動車 文章


讀 3 篇、集滿 3 點
💰 輕鬆坐等抽 LINE POINTS 💰


不再通知

陸太陽能最大併購案吹了 業界猜測與財務吃緊有關

大陸太陽能最大併購案,通威股份擬收購潤陽股份控股權一案,日前宣告終止。(美聯社)
大陸太陽能最大併購案,通威股份擬收購潤陽股份控股權一案,日前宣告終止。(美聯社)

本文共848字

經濟日報 記者黃雅慧/綜合報導

【閱讀集點 好禮雙重奏】

1點已入帳!

大陸太陽能最大併購案破局,太陽能龍頭通威股份擬收購潤陽股份一案歷經六個月討論後宣告終止,該案併購金額約人民幣50億元。業界推測,通威財務吃緊,潤陽旗下工廠停產,都是併購告吹的因素。

通威股份14日晚間突發公告稱,公司決定終止向江蘇潤陽股份意向性增資,主因目前仍有部分商務條款未能達成一致,雖然終止收購潤陽股份,但將與潤陽股份探討多晶矽業務合作,提供技術給潤陽,以提高經營效率。

潤陽在與通威簽署增資意向協議半年來,潤陽泰國4期組件廠和電池片工廠已停工、多個海外項目陷入停產,外界普遍認為川普總統上台後,可能加重對太陽能組件反傾銷調查,導致大陸企業海外布局生變。

新華財經報導,長三角某太陽能企業負責人推測,這可能涉及潤陽股份的資產估值、海外工廠運營風險,如泰國工廠停產問題,以及通威股份自身財務壓力等方面因素,潤陽2024年IPO失利後急於尋求資金支持,而通威2024年虧損超過人民幣70億元,資金吃緊,其中,資產負債率達69%,雙方在交易對價支付方式風險分擔上存在分歧。

通威股份2024年8月14日曾公告,以增資和協議收購方式收購太陽能電池出貨量全球前五的潤陽股份51%股權,合計交易對價不超過人民幣50億元,交易完成後,潤陽股份將成為通威股份控股子公司。該收購被市場解讀為打響了太陽能產業的併購重組「第一槍」,一度被業內定義為太陽能史上最大的併購重組,也被稱為「大魚吃小魚」。

此前業內對這筆收購看法保守,因為通威現有多晶矽、電池片、太陽能組件的完整產業鏈,且在各個環節均處於全球領先位置,無需透過橫向的併購來擴大產能規模。

除商務條款未達成一致原因外,通威股份的財務狀況可能也影響該併購案。截至2024年9月,通威股份貨幣資金人民幣164.6億元,絕大部分為銀行存款,同期還面臨著約人民幣224.8億元的在建工程以及人民幣450億元的應付帳款和應付票據,可見其面臨現金流壓力。

受到過去一年太陽能價格大跌,通威股份經營也陷入低谷,預計2024年年度實現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虧損人民幣70億元至75億元。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因應美中關稅戰 中國官媒:商務部助外貿企業內銷
下一篇
蘇姿丰:超微挺 DeepSeek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