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618字
中國人民銀行(大陸央行)昨(14)日在香港發行人民幣600億元(約新台幣2,700億元)央行票據,也就是從離岸市場收回人民幣,這是大陸央行今年第二次使用該政策工具,顯示在與美國關稅緊張局勢下,發行央票避免人民幣過度貶值。
受到人行發行央票收回離岸人民幣流動性的消息影響,昨天香港離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升值50個基點至7.2644,在岸人民幣升值244基點至7.2655。
南華早報報導,大陸央行指出,此次發行目的在「豐富香港高信用評級人民幣金融產品,改善香港人民幣殖利率曲線」,透過香港金融管理局(金管局)的中央債務工具中心(CMU)以固定利率計息方式發行人民幣400億元3個月期央票和人民幣200億元1年期央票。
今年自1月以來,大陸央行已採取一系列舉措,支持香港作為離岸人民幣全球樞紐的地位,其中包括為銀行提供人民幣1,000億元的貿易融資便利,和一項新的離岸人民幣回購協議(回購)計畫。
大陸央行行長潘功勝上個月表示,他將與香港金管局合作,鼓勵「更多優質企業在香港上市發債」,並定期發行人民幣國債和央行票據。
大陸央行已在1月15日在香港發行人民幣600億元的央票,當時是人行在香港招標發行的最大單筆離岸人民幣票據,也是該行1月首次發行離岸人民幣票據。超額認購2.16倍。
當人民幣面臨較大貶值壓力時,大陸央行多次發行央行票據,並發出匯率穩定訊號。根據大陸央行數據,2024年人行在香港就發行了12批離岸央行票據,總金額為人民幣2,750億元。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