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888字
中國大陸對美加徵的反制性關稅今(10)日起生效。港媒分析,此次雖僅選擇80項、約占12%的美國產品加徵關稅,但都是與美國總統川普的金主關係較大項目,對川普衝擊力較強。此外,大陸對美國未來可能逐級加稅、「留有子彈」,如對川普選民打擊較大的農產品,這次未列入清單之中。
美國對中國大陸產品全面加徵10%關稅自4日生效後,大陸在第一時間宣布一系列反制措施,其中包含對美國部分商品加徵關稅,其中對煤炭、液化天然氣加徵15%關稅;對原油、農業機械、大排量汽車、皮卡加徵10%關稅,共涉及80項商品,10日生效。
港媒《星島日報》發布評論文章指出,大陸採取「強硬姿態」迎川普的關稅戰,令美中緊張升級,但經過川普首任美中貿易戰,中方已深明川普性格,中方要令川普「知痛」,才有可能逼使他平等對話,因此,中方對川普再次發動關稅戰早有準備。
文章指出,川普在選舉時提出,將大陸商品關稅由當時的平均20%加至60%,「現在加10%,只是第一槍」,而川普此次先加10%關稅,是為逼大陸坐上談判桌,再逐級加關稅逼陸就範,但大陸不會讓美國予取予求。
不過,對照川普「一刀切」、對大陸商品加稅10%,大陸只選擇80項美國商品加徵關稅,但包括煤炭、天然氣、石油、汽車等項目,與川普金主關係較大、衝擊力較強,可謂「精準打擊」。
評論認為,這顯示「中方的反擊仍是留力的」,並認為有兩個意涵,一是大陸不反對與川普談判,所以只節制地對約12%美國商品加徵關稅;二是川普未來還會再加大陸商品關稅,大陸「留子彈」回應,如對川普選民打擊較大的農產品,未列入此次反擊中。文章稱,對北京而言,川普重返白宮,中美碰撞絕不會善罷,中方對川普更不能存有任何幻想,「能戰才能止戰」,大陸須展示強大反制能力。
《紐約時報》曾分析,大陸的反擊似乎旨在打擊美企,並向川普政府發出警告,同時保留了一些可能對世界兩大經濟體之間的貿易造成更嚴重損害的措施。但一些貿易專家表示,大陸保留了豁免關稅的權利,並經過精心設計,可以在不造成太大損害情況下,向川普政府發出訊號。
延伸閱讀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