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學者:「新時代產業鏈」成形 兩岸產業合作需新思路

本文共763字

聯合報 記者賴錦宏/即時報導

閩江學院海峽兩岸產業融合發展研究院院長陳克明指出,新興產業發展要求合作模式創新,這對兩岸而言均為新課題,需投入更多時間與精力探索。此次兩岸企業家峰會主題「新時代產業鏈」正體現了這種變化,意味着兩岸產業合作需新思路。

據香港文匯網報導,陳克明在兩岸企業家峰會上表示,經貿合作是兩岸關係與台海和平的「壓艙石」,當下兩岸關係緊張,此次峰會的舉辦更加凸顯其重要性。他指出,隨著環境變化,特別是兩岸產業經濟發展水平的改變,合作方式與領域已與往昔大相逕庭。近年來,兩岸共同聚焦新興產業發展,其在技術特點、市場運作、經營方式等方面與傳統產業差異顯著,這促使兩岸需積極探索新合作模式,尋求更多結合點。

面對當前局勢,陳克明認為,政治關係緊張雖給產業合作和經貿強化帶來一定挑戰,但市場驅動作用不容小覷。當下,兩岸經濟落差改變,產業發展水平趨同,新興產業發展要求合作模式創新,這對兩岸而言均為新課題,需投入更多時間與精力探索。

陳克明指出,此次峰會主題「新時代產業鏈」正體現了這種變化,意味著兩岸產業合作需新思路。此外,大陸中止ECFA部分產品關稅減讓對台灣傳統產業影響較大,在全球貿易大變局下,貿易合作對兩岸依舊重要,兩岸應更加重視經貿往來,積極尋求合作新途徑。

陳克明表示,兩岸企業家峰會作為民間最高層級經貿交流平台,已舉辦10次年,在兩岸官方渠道接觸不順暢時,其民間交流渠道的作用尤為凸顯,對兩岸關係發展意義非凡。儘管兩岸企業存在競爭,但互補合作空間更為廣闊。

台灣大學講座教授羅仁權則表示,面對新的形勢,兩岸合作更可實現優勢互補。他以台積電高階晶片受限為例指出,若兩岸在相關產業初期便開展合作,將有望解決類似晶片領域被卡脖子問題,且在全球化背景下,美國難以肆意干涉。從民生角度看,兩岸更應加強交流互動,增進相互了解,推動融合發展,共同維護良好局面。

2024兩岸企業家峰會年會9日在福建省廈門市舉行,此次峰會年會主題為「打造兩岸新...
2024兩岸企業家峰會年會9日在福建省廈門市舉行,此次峰會年會主題為「打造兩岸新時代產業鏈 促進兩岸經濟融合發展」。(中新社)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中國發現大規模稀土礦 潛在資源115萬噸
下一篇
陸恢復福建、上海團客來台 國台辦盼「三訴求」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