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754字
在美國針對大陸半導體產業持續打壓背景下,大陸財政部就政府採購活動中,將給予本國產品報價相對於非本國產品20%的價格扣除,這使得國產晶片在與進口晶片的競爭中更具價格優勢。這不僅有助於增加的本國產品市占率,還可能加速國產替代進程,將有助大陸晶片產業鏈發展。
本月5日,大陸財政部就《關於政府採購領域本國產品標準及實施政策有關事項的通知》公開徵求意見。
該意見稿的主要內容是,在政府採購活動中,當本國產品與非本國產品同時參與競爭時,對本國產品的報價給予20%的價格扣除,用扣除後的價格參與評標。
此外,如果採購專案包含多種產品,且供應商提供的符合本國產品標準的產品成本占其總成本的80%以上,則該供應商提供的整體產品也將獲得20%的價格扣除。
《電子工程專輯》分析指,在美國針對大陸半導體產業持續打壓背景下,大陸數個行業協會已經呼籲採用國產晶片。而該意見稿無疑將有助於提升大陸國產晶片在政府採購中的市占。由於政府採購活動中的本國產品報價可以享受20%的價格扣除,這使得國產晶片在與進口晶片的競爭中更具價格優勢。這不僅有助於增加國產晶片的市占率,還可能加速國產替代進程。
此外,該政策將推動大陸國產半導體設備、CPU、GPU等產品的性價比提升。透過政府採購的傾斜,這些產品將更容易被政府機構和相關單位採用,從而促進其技術進步和市場擴展。同時,這一政策也鼓勵上游核心零部件的國產化,因為只有當關鍵部件國產化率達到一定比例時,整體產品才能享受評標價優惠。
舉例來說,大陸政府未來在採購PC時,國產化比例超過80%的國產PC,將比進口PC更具優勢,或比內含有進口晶片/零部件價值超過20%的國產PC更具優勢。 如果該政策最終順利實施的話,將有望進一步推動政府採購產品的國產化比例。
延伸閱讀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