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bell icon

在陸德企:三成認為2025年陸經濟惡化

本文共856字

聯合報 記者陳湘瑾/即時報導

中國德國商會4日發布《2024/25年度商業信心調查報告》顯示,在陸德企情緒相比去年更悲觀,紛紛下調2025年業務前景預期。60%受訪德國企業認為,2024年大陸經濟相比去年有所惡化。33%受訪企業認為2025年經濟形勢將進一步惡化,20%受訪企業認為這一下滑會持續到5年後。

報告顯示,受訪企業認為大陸市場最大商業挑戰分別是大陸市場需求疲軟(56%)、價格壓力(52%)、勞動力成本增加(33%);最大監管挑戰則分別是購買國貨(29%,像是政府部門要求產品必須是本地製造)、本土企業享受的優惠待遇(26%)、知識產權沒有得到足夠保護(26%)。

92%受訪企業計劃繼續在大陸展開業務,51%受訪企業計劃增加投資,較去年減少10個百分點;在陸德企採取了各種方法提升自己的競爭力。一半受訪者(50%)選擇了和大陸夥伴或客戶合作,45%選擇在研發領域投入更多,40%的企業選擇更加獨立於總部行事,這一比例比去年增長11.6個百分點。

財新報導,中國德國商會華東及華中地區董事會主席柯曼(Clas Neumann)在發布會上表示,數據顯示大陸為高生產力社會,擁有不斷增長的中產群體,但其結構性挑戰包括大陸正努力從生產驅動型經濟向消費驅動型經濟轉型,這需要較高的消費者信心,加上尚未解決的房地產市場問題導致消費不足,這些挑戰在未來一至三年內持續存在。

中國德國商會華北及東北地區執行董事兼董事會成員歐陽利文(Oliver Oehms)表示,面向消費者的行業受到相對低的消費者信心影響,對行業前景較為悲觀,比如汽車行業、B2C製造商和服務提供商。而在德國有優勢的綠色轉型、能源效率和永續能源的公司則對業務前景持更樂觀態度。

中國德國商會目前有2100多名會員,是在陸德企的官方協會。《商業信心調查》於2007年首次推出,已持續多年,被德國商會視為最重要的出版物之一。此次調查時間為2024年9月3日至10月8日,共有546名受訪者,其中37%來自機械和工業設備領域,16%來自汽車行業,還有商務服務、電子品和消費者產品等領域的公司。

中國德國商會四月中在上海舉辦了一場圓桌會議。會上,德國總理蕭茲(Olaf Sch...
中國德國商會四月中在上海舉辦了一場圓桌會議。會上,德國總理蕭茲(Olaf Scholz)與經濟代表會面。(圖/取自德國海外商會聯盟·大中華區微博)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廣東梅大高速塌方調查報告出爐 問責32名公務人員
下一篇
瑞銀推演:若75%陸貨遭美課60%關稅 大陸經濟增長恐放緩至4%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