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689字
美國大選結束後,大陸全國人大常委會昨(8)日閉幕,批准近年來最大規模的「化債」措施,官方將實施人民幣10兆元(新台幣45兆元)的「置換」計畫,預計2028年前,地方需消化的隱性債務將大幅下降,同時強調正積極謀劃下一步財政政策,「加大逆周期調節力度」。
大陸人大常委會昨日在北京閉幕,會議通過多項法律,包含「學前教育法」、「能源法」、新修訂的「文物保護法」與「礦產資源法」、「反洗錢法」、「關於修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監督法的決定」,此外也批准大陸國務院提出的化債議案等。
人大財政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許宏才昨日在記者會上指出,為落實「增量政策」要求,大陸國務院向人大常委會提出「增加地方政府債務限額置換存量隱性債務」議案,分三年增加人民幣6兆元債務限額。
依此安排,2024年底地方政府舉債限額,將由人民幣29.52兆元(新台幣132.8兆元)增加到人民幣35.52兆元(新台幣159.8兆元)。
隨後大陸財政部長藍佛安提到,今年起大陸將連續五年從新增地方政府專項債券中安排人民幣8,000億元用於「化債」,累計可置換隱性債務人民幣4兆元。加上上述人民幣6兆元債務限額,直接增加地方化債資源10兆元。
藍佛安表示,政策協同發力後,2028年以前,地方需要消化的隱性債務總額從人民幣14.3兆元大幅下降至人民幣2.3兆元,化債壓力大減。
藍佛安表示,實施「置換」政策可將原本用來化債的資源用於促進發展、改善民生,更大力度支持投資和消費,並改善金融資產品質。他指出,大陸中央及地方政府債務總額為人民幣85兆元,負債率67.5%,「還有較大舉債空間」,但大陸財政部將保持「零容忍」高壓監管。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