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bell icon

陸客自由行赴金門 陸官媒:「金門模式」向全台延伸

本文共911字

聯合報 記者廖士鋒/即時報導

陸客赴馬祖、金門自由行,是新冠疫情後兩岸觀光的重要發展,不過不久前金門海域才有諸多事件發生,而大陸官媒則釋出中共對台政策訊號,強調過去一年多,大陸針對金門採用很多「新的治理手段」,並通過實踐將「金門模式」向全台灣延伸。

央視旗下的「玉淵譚天」25日晚間發文釋出中共對台政策出現「金門模式」的訊號,文章指出,「從提出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到金門附近海域的海上執法,過去一年多,大陸針對金門採用了很多新的治理手段,並且通過實踐將『金門模式』向全台灣延伸,這也使得金門成為了觀察台灣問題局勢變化的支點」。

文章認為,大陸遊客金門自由行,「是觀察兩岸關係的一個重要視角」。

文章強調,「金門模式」延伸的第一層意義,「是大陸加強執法,賦予包括金門人在內的台灣同胞更大安全感」。再延伸的第二層意義,則是「加強溝通給予包括金門人在內的台灣同胞更多獲得感—島內有所呼,大陸有所應」。

文章還分析指出,台灣民意代表及相關從業者主動繞開民進黨政府,和大陸直接交流,成為了消除民進黨政府各種虛假敘事的方法,「也大大壓縮了島內這些所謂職能部門(陸委會、交通部等)可以含糊其辭的空間」。文章亦提到,陸客赴金門的政策轉變,「恰恰發生在福建海警開始在金門附近海域開展常態化執法巡查之後」。

而不久前的8月,金門參訪團到北京拜會大陸國台辦期間,不僅有旅遊業和食品業的代表,並且代表團在來訪期間還參觀了北汽的新能源汽車園區等地點。

就此,「玉淵譚天」解讀指出,金門開拓新的增長點,原因很簡單,「圍繞旅遊業的發展模式在可見的未來依然充滿不確定性」。文章提到,預計明年啟用的金門新旅客大樓,金門縣政府擴建花費新台幣30.3億元,但如果未能如期開放,就是白忙活一場。「在這樣的背景下,大陸與金門開始積極尋找新的合作點,來想辦法規避民進黨當局帶來的兩岸關係不穩定因素」。

雖然這篇文章以中共官媒立場,釋出所謂「金門模式」的訊號。不過,文章提到8月24日陸委會公布兩岸觀光旅遊規劃,則似是誤植日期,將去年8月的陸委會政策,誤看成今年,並與今年8月20日金門立委陳玉珍與縣議長洪允典等人赴北京行程擺在一起看,判斷「這份『旅遊規劃』是在大陸與金門民意代表溝通之後,連夜趕制出來的」。

對於近期金門兩岸相關政策發展,大陸官媒釋出訊號,稱其為「金門模式」。圖為9月22...
對於近期金門兩岸相關政策發展,大陸官媒釋出訊號,稱其為「金門模式」。圖為9月22日大陸廈門旅遊首發團到金門旅遊,團員依序下船。(記者蔡家蓁/攝影)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上一篇
連降4個月後轉漲!大陸6月 CPI 年增0.1% 但 PPI 年減3.6%
下一篇
陸 CPI 轉正 通縮陰霾未散 面臨供應過剩、需求不振挑戰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