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868字
賴清德總統今天(23日)在金門出席八二三砲戰66周年紀念,表示我方已經不反攻大陸,也不想被共產黨統治,並指大陸要拿下台灣,「不是因為哪一個人、哪一個黨」。大陸學者認為,賴上任後,用其「台獨史觀」割裂兩岸連結,言詞中對大陸有滿滿的敵意,和追求台獨的傾向,若兩岸「硬對抗」加劇,大陸方面也會強化「硬手段」謀求統一。
對於賴的八二三談話,北京聯合大學台灣研究院院長李振廣表示,賴清德作為一個「台灣地區的領導人」,上任以來包括此次講話,對大陸而言,看到的是「滿滿的敵意」,和「追求台獨的政治傾向」。
李振廣認為,此次講話,就是賴清德用他所謂的「台獨史觀」來解讀八二三戰役,割裂兩岸連結的一個典型,將兩岸衝突簡單的定義為國共問題,或是所謂共產黨「要拿下台灣」,但實際上,大陸方面強調的是兩岸「同屬一個中國」,同屬中華民族,所以必須追求「國家統一」,這才是關鍵。
李振廣說,即使民進黨放棄了(統一),但大陸沒有放棄,若賴清德持續操作「台獨史觀」來割裂兩岸連結,或在兩岸關係上「硬對抗」,那麼大陸必定做出「硬手段」來回應,以謀求統一的前景,例如已經推出了懲治「台獨」頑固份子的司法文件,和解放軍對台軍事演習、海警在廈金海域執法巡航的常態化等,對謀獨行徑「露頭就打」。
對於賴清德就職將滿百日,其兩岸政策路線是否「蔡規賴隨」受到討論,李振廣直言,對大陸而言,「現在看起來並沒有蔡規賴隨,甚至快把車開到溝裡去了」。
李振廣分析,過去蔡英文更傾向於「軟對抗」,而賴清德在「台獨」問題上的對大陸挑釁,是超過蔡英文的,這將對兩岸關係帶來結構性衝擊,如果兩岸正常交流全部切斷,台海的風險就會大幅上升。他舉例,疫情期間,兩岸缺乏往來,意識形態對抗明顯上升,若疫後也沒有往來,「那『硬對抗』就會佔很大的比例」。
至於下半年兩岸關係是否受美中對抗影響,李振廣認為,去年中美元首會晤後,美方強調維持台海和平穩定的立場,台灣也還未成為此次美國大選的主要議題,因此,只要美方未改變其政策框架,中美在處理台灣問題上仍有「可控性」,需要關注的是賴清德是否「冒進」、「莽動」,觸碰大陸的紅線。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