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842字
暑運將近尾聲,中國經營報引述飛航資訊系統《飛常準》最新數據指出,截至18日,今年中國大陸累計執行國際及地區客運航班43.76萬班次,年增122%,但較疫情前2019年同期下降29%,降幅較7月30%降幅有所收窄。這顯示儘管大陸積極推出免簽措施促進跨國商旅,大陸國際航班量迄今仍尚未完全恢復。
《飛常準》數據還顯示,大陸全國累計執行國內客運航班303.94萬班次,年增6%,較2019年同期增長11%。顯示大陸國內航運已呈現增長狀態。
「中國對部分國家旅客實施的免簽政策有望加速國際航空旅行的復甦,尤其是入境旅遊。」惠譽評級全球基礎設施建設及項目融資董事汪湛表示,今年第2季,大陸國際航線客運量較上期增長10.1%,達到1,560萬人次,約為2019年同期的85.5%。
報導指出,國際航班雖然加速修復,但各目的地的復甦情況並不均衡,北美航線仍滯後。
《飛常準》數據顯示,截至18日,大陸往返新加坡、英國、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等地的客運航班量已超過2019年同期;往返日本、韓國、德國、澳洲等地的客運航班量也已恢復至2019年同期水準的七成以上;但往返加拿大的客運航班量僅恢復至2019年同期水準約一成,往返美國的也僅恢復至2019年同期水準的約兩成。
今年以來,多家跨國航空公司宣布停飛往返中國部分線路:英國航空宣布將從2024年10月26日起,暫停「倫敦—北京」航線;澳洲航空宣布自7月28日起澳航將暫停運營雪梨-上海航線;維珍航空7月宣布暫停上海-倫敦往返航線。
頂端新聞引述跨國航空公司多位工作人員稱,當前中國跨國旅行遊客數量減少,客座率下降,因此公司作出正常航線調節。不過也有觀點認為,航班未能恢復也受到地緣政治、國際局勢等多重因素影響。
不過,載貨的國際貨運則已經超過2019年水準。據《飛常準》數據,截至18日,中國大陸累計執行國際及地區貨運航班9.16萬班次,年增7%,較2019年同期增長195%。汪湛分析認為,在紅海地緣政治因素和巴拿馬運河旱災自然災害影響下,貨運需求進一步轉向航空。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