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569字
大陸財政部副部長王東偉昨(31)日表示,在現行規模較大的幾個稅種中,消費稅全部歸屬中央,主要在生產和進口環節徵收。下一步考慮將推進消費稅徵收環節後移並穩步下劃地方,分品目、分步驟穩妥實施,拓展地方收入來源,引導地方改善消費環境。
他並稱,將研究把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合併為地方附加稅,授權地方在一定幅度內確定具體適用稅率。
據大陸財政部數據,消費稅近年總體呈現增長態勢。2023年大陸消費稅收入約人民幣1.61兆元,為第三大稅種。2024年前5個月消費稅收入約人民幣0.76兆元,年增7.2%。
第一財經報導,銀河證券研究院研究發現,目前徵收方式下,東部省份貢獻較多消費稅,占比近四成。其次是西部,占比約28.5%。中部和東北地區消費稅收入占比分別約為16.8%和7.8%。消費稅從徵收環節後移至批發或零售,相應消費稅收入也從生產、加工所在地稅務機關轉移至批發、零售所在地稅務機關,從絕對規模上來說,消費和人口大省所獲得的稅源較多。
據銀河證券研究院測算,若按照各省煙酒油車消費的統計數據計算消費稅改革對地方政府的財力貢獻,並假設將以上消費稅稅目的徵收環節後移至批發零售環節,同時按照央地「5:5」分成的比例下放地方,將分別增加東、中、西、東北地區省份稅收收入人民幣3,308億元、1,560億元、1,593億元、500億元。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