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台青法律實踐基地啟動 14位台灣學員赴滬增實務專業

本文共1156字

聯合報 特派記者陳宥菘/上海即時報導

第七屆台灣青年法律人才實踐基地啟動儀式18日下午在上海登場,這是繼去年在疫後首度展開線下實體交流後,再一次有台青到上海律所學習實踐,象徵此活動已恢復常態舉辦。在暑假期間約六周的時間裡,14位台灣學員將在大陸「帶教律師」一對一的領導下,增進在大陸法律領域的實務專業能力。

啟動儀式18日下午在上海靜安區君倫律師事務所舉行,上海台辦副主任王立新、上海靜安區委常委顧定鋆、華東政法大學黨委韓強出席,三人共同拉下啟動拉桿,象徵本屆活動正式展開。

上海君倫律師事務所主任丁德應表示,今年是大陸首家台灣青年法律人才實踐基地揭牌的第八年,共挑選六家律所作為實踐單位。基地以「提升」為主題,以實現職業化、科技化、品牌化為目標,學員將能跟隨實踐單位的帶教老師提升職業能力,尤其在大陸法律實業專業能力,以及職業道德與紀律。還將就AI賦能法律,了解前沿技術如何賦能律師行業高質量發展。

參與活動的台灣青年,就讀東吳大學法律學系三年級的劉靳亞綸表示,吸引她報名此活動的最主要原因,是想體驗在步調很快的城市學習與生活,也希望透過台青基地能較深入地接觸實務,讓自己更瞭解自己未來想要從事的方向。

台青基地為每位學員安排一對一的「帶教律師」,劉靳亞綸認為,這能使她更深入地接觸實務案例。她也分享,自己的帶教律師來自負責訴訟的爭議解決部,她在實踐過程中將能了解到大陸訴訟審級形式、訴訟過程中需要準備的材料,以及該如何掌握案件核心點並進行攻防準備,「這是比較難在課本上面學習到的知識」,也能讓她更快速了解大陸現行法律制度。

劉靳亞綸坦言,自己過去對於大陸的法律環境較為陌生,但先前有幾次與大陸院校系際交流的經驗,讓她了解了大陸的學制以及學校學習相關內容。但談到未來有無考慮在大陸唸研究所或就業,劉靳亞綸說,大陸會成為她的一個選擇,「當然首選一定是上海」。

政治大學法律學系二年級徐樂忻則分享,由於自身法學基礎還不夠完備,自己分屬的律所會讓他寫答辯狀、申請書等,透過這些讓他間接地學習大陸法律,有些律師也會熱情地和他討論手邊處理的案件,讓他從台灣法規的角度分享看法。

在台青出發上海前夕,陸委會甫調升赴陸港澳旅遊警示燈號為「橙色」。對此,過去從未到訪大陸的徐樂忻透露,父母對他即將前往上海「非常擔心」,但他抱持著「相信大陸是法治社會」的心態出發了。他也分享,目前為止感覺大陸蠻發達,遇到的大陸人也「挺熱情的」。

上海靜安區委常委顧定鋆致詞時指出,中共總書記習近平今年4月會見馬英九一行時提到,「青年是國家的希望、民族的未來。兩岸青年好,兩岸未來才會好」,她強調靜安區重視兩岸青年在專業領域的交流與交往,希望台青通過兩個月的實踐精進專業技能,並瞭解大陸法律專業內容以及中國當前發展的真實情況。上海台辦副主任王立新並未致詞,但他在大合照後,提醒台灣青年要注意防暑降溫。

東吳大學法律學系三年級的劉靳亞綸表示,吸引她報名此活動的主因是想體驗在步調很快的...
東吳大學法律學系三年級的劉靳亞綸表示,吸引她報名此活動的主因是想體驗在步調很快的城市學習與生活,也希望透過台青基地能較深入地接觸實務,讓自己更瞭解未來想要從事的方向。記者陳宥菘/攝影
第七屆台灣青年法律人才實踐基地啟動儀式18日下午在上海登場,上海台辦副主任王立新...
第七屆台灣青年法律人才實踐基地啟動儀式18日下午在上海登場,上海台辦副主任王立新(中)、上海靜安區委常委顧定鋆(左)、華東政法大學黨委韓強(右)出席。記者陳宥菘/攝影
政治大學法律學系二年級徐樂忻分享,自己分屬的律所會讓他寫答辯狀、申請書等,讓他間...
政治大學法律學系二年級徐樂忻分享,自己分屬的律所會讓他寫答辯狀、申請書等,讓他間接地學習大陸法律。記者陳宥菘/攝影
第七屆台灣青年法律人才實踐基地啟動儀式18日下午在上海登場,本屆將有14位台灣學...
第七屆台灣青年法律人才實踐基地啟動儀式18日下午在上海登場,本屆將有14位台灣學員在大陸「帶教律師」一對一的領導下,增進在大陸法律領域的實務專業能力。記者陳宥菘/攝影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廣東首季經濟成長低於中國全國 前景惹關注
下一篇
BMW、本田導入 DeepSeek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