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1136字
大陸在6月下旬公布「懲獨22條意見」,引起兩岸關係震盪,我方政府也於隨後升級陸港澳旅遊警示為橙色,而資深學者張五岳分析北京最近的動向後表示,以北京的策略做法,「大家也不用過度憂慮」。
淡江大學兩岸關係研究中心主任張五岳18日上午出席國策院舉辦的座談會,對於「懲治台獨22條」的文件,他指出,520之後,中共對台文攻武嚇、經貿脅迫、法律懲處本來就是預期的,「如果我們覺得預期外,那是我們功課不及格」,但是北京是選擇低度、中度還是高度的回應,取決於(賴總統就職)演說的內涵跟內外環境基本的需求。
他表示,每一個作為都在520以前準備好的,早在5月15日國台辦的例行記者會就已經明擺著說會有懲治台獨新法的規定,5月26日就已將「兩高三部」文件下達到各地,只是選擇到6月21日才正式對外公布。
就公布的時間點而言,張五岳認為,北京很清楚這個公告一方面達到法律戰、輿論戰、心理戰的效果,二方面也會引發外界相當大的不同的看法跟回應。因此選擇在海峽論壇閉幕後才對外公告。
至於大陸宣傳口徑,張五岳表示,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一篇高規格的評論員文章對此有所宣示。他還提到,國台辦主任宋濤、副主任潘賢掌、發言人陳斌華都有強調,主要是針對「極少數」台獨頑固分子。再加上陳斌華近日的長篇說法,張五岳解讀這是「北京也清楚到這個問題,如果它沒有說清楚,外界是有疑慮、有不同看法的」。
針對有人擔心90%以上的台灣民眾都有可能會處罰的問題,甚至北京還可能將打壓統派團體,張五岳指出,目前來看,「理論上短期內應該不至於北京會這麼做」,原因在於,北京官方其實已經有認可台獨頑固分子清單了,包括副總統蕭美琴、國安會秘書長吳釗燮、國防部長顧立雄、國安會副秘書長林飛帆。
他強調,如果官方都已經公開認可認定的台獨頑固分子,北京都要依據意見送到司法機關來進行(缺席)審判,「北京短期內選擇了台灣方面的若干被視為台獨人士的小咖來處理,如果這種只處理小咖,不處理官方認定的大咖,外界會怎麼看待?」
就此張五岳認為,「短期間之內,相信以北京這樣一個戰略跟策略做法,大家也不用過度的憂慮」。因為宋濤、潘賢掌與陳斌華的談話,都有幾個共同關鍵字,包含「極少數」、「台獨頑固分子」,結合起來才有可能有所謂處罰,但是他坦言,由於大家對北京的法治並沒有很大的信心,很多台灣多元社會的想法認知跟北京有所不同,所以大家當然會憂心忡忡,也是可以理解的。
最後他指出,最近以來北京積極修訂相關的國安法律跟相關的規定,這個部分其實更應該注意,應該要區分清楚哪一些是22條中可能會觸發的問題,哪一些是北京方面最近增修了許多國安法規中,民眾如果不夠了解、認知不同,也有可能處罰的問題。「如果這樣區隔開來,相信對於兩岸互動當中人員的交流,當然就可以得到最大的保障」。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