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1856字
經濟VIP文章限時開放
6月15日周六起,中國大陸再砍134項兩岸經濟合作協議(ECFA)早收清單關稅優惠即將生效,日前,台化董事長洪福源接受媒體訪問時說,6月有兩大營運變數,一是遠洋運輸緊張,二是大陸中止ECFA的134項早收優惠,雖然這部分占台化銷售比重不大,不過轉移市場仍需時間。
占比不大,但轉移市場需要時間,業者不輕不重的一席話,難以窺探真實影響程度。倒是生產主力在特殊化學品的長春石化,內部人士提及即使集團內部可以透過兩岸布局調節生產線,但這次受到的影響很大,不難想見,檯面上的政治過招,痛得都是不敢叫苦的廠商。
政府內部調查 波及200萬就業人口
尤其大者如台化、長春,或可承受ECFA早收震撼帶來的衝擊,並不代表眾多中小企業也有這般能耐,特別是波及到的就業人口不容忽視。
根據政府指示相關機構測算,依早收項目牽涉到的關聯產業推估,約有近200萬人受影響。
中華經濟研究院大陸所所長劉孟俊受訪時表示,美中貿易戰劍技弩張之際,高科技業選邊戰,對台灣來說空間已不大,大家很可能會逐漸接受ECFA自動消失的狀態。
他指出,ECFA協議生效之初,效益明顯,但正如WTO一樣,自由化不能繼續前進,效果一定慢慢減退,「對ECFA來說也是,根本不用等ECFA的早收被清光,效果已經逐漸下降」。
他也說:「這次被取消的早收項目,很多在大陸已經產能過剩,即使台灣的產品能像過去一樣以早收的零關稅賣到大陸,還是會面臨大陸貨的價格競爭!」
大陸磨刀霍霍 台灣「躺平」應對
相關人士形容,執政者早已拿定主意,對大陸的ECFA制裁繼續採取「漠視與迴避」策略,一方面台灣認定大陸不會把限制大陸產品進口措施告到WTO,以免兩岸問題攤在國際機構前。
二方面ECFA的邊際效益已降低許多,少了關稅優惠,恰可讓台灣企業與大陸加速脫鉤,正中下懷,更何況從總體金額看,ECFA出口金額占總體比重已大降,壓力大減。
但包括企業界和部分學界人士都認為,這次取消優惠的早收項目涉及石化、紡織和機械等類別,是台灣除電子業以外的主要產業。雖說大企業多已在大陸投資,且早有應變之道,一旦產品從台灣出口的關稅優惠名單中被取消,大陸廠還可就近供應,未在大陸投資設廠的中小企業影響就大了。
更糟的是,如果台灣對大陸這種警告措施依然無動於衷,大陸會再繼續取消早收項目,甚至動用其他懲罰措施。
一位熟悉兩岸關係的大陸學者形容,現在台灣這種不理不睬的態度,彷彿大陸是被綁架了,其實兩岸經貿受益的還是台灣經濟。
大陸學者補充說,全世界最重要的資源是市場而非技術,顯而易見,大陸遲早要取代美國成為最大的市場,這幾年台商在大陸的投資確實已經下降,但是除了美商以外,歐洲如法國與德國企業都在大陸增加投資,他們看得很清楚,就是「政經分離」。
他也做調研,發現很多台外商即使在大陸不太賺錢了,仍不離開,為什麼?主要就是離開了不知道回不回得來?
北風VS.太陽 大陸下一步出哪招
受訪學者感嘆道,這次中共環台軍演是很嚴重的事,美國緊張也高度關注,台灣卻顯得有點若無其事,毫無備戰氣氛,照大陸的話說就是躺平了。
「台灣民意變成這樣,整個就是無感,太令人難以想像了,」該學者說,這種態度,只會促使大陸不會讓兩岸僵局拖那麼久,因為縱使真的解決兩岸問題了,例如完成統一,「台灣民眾可能也很麻木,覺得就承認現實嘛!」,似乎也不會有什麼後遺症。
大陸的態度很明確,大陸學者說,就是要積極推動恢復兩岸交流正常化,同時針對到大陸的台灣民眾有關旅遊、探親、就學、訪問,提供便利化措施,包括申辦信用卡或台灣居民居住證等,可以隨時辦,而且立即取件,讓民眾享有便利的兩岸交流,相信這些措施很快就會宣布實施。
而大陸漸進式的取消台灣ECFA早收,也在等台灣是否會調整措施,如在兩岸貿易往來上採取對等開放。大陸學者說:「如果台灣真的將大陸取消早收的作法訴諸WTO解決,大陸的思想也開放了,沒什麼大不了,正好讓國際看看台灣長時間限制大陸產品進口的不公平貿易行為!」
他強調,大陸不會主動到WTO去告台灣,因為在到這一步之前,大陸手上還有很多工具,一點都不擔心,下這盤棋,大陸的盤算深且遠。
延伸閱讀 》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