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bell icon
notice-title img

📢 讀好文還能抽獎?!


如何參加?簡單兩步驟
✅ 登入會員
✅ 讀 AI、半導體、電動車 文章


讀 3 篇、集滿 3 點
💰 輕鬆坐等抽 LINE POINTS 💰


不再通知
notice-title img

📢 讀好文還能抽獎?!


如何參加?簡單兩步驟
✅ 登入會員
✅ 讀 AI、半導體、電動車 文章


讀 3 篇、集滿 3 點
💰 輕鬆坐等抽 LINE POINTS 💰


不再通知

大陸傳砸264億元 鼓勵全固態電池研發

全固態電池,具有潛在的高能量密度、安全性和低成本等優勢,被國際普遍認為是下一代新能源動力電池的發展大勢,目前各國均加大投入攻關該顛覆性技術。 (圖/取自懂車帝)
全固態電池,具有潛在的高能量密度、安全性和低成本等優勢,被國際普遍認為是下一代新能源動力電池的發展大勢,目前各國均加大投入攻關該顛覆性技術。 (圖/取自懂車帝)

本文共695字

聯合報 記者林宸誼/即時報導

【閱讀集點 好禮雙重奏】

1點已入帳!

大陸將投入約人民幣60億元(新台幣264億元)用於全固態電池研發,包括寧德時代、比亞迪、一汽、上汽、衛藍新能源和吉利共六家企業或獲得政府基礎研發支持。

全固態電池,具有潛在的高能量密度、安全性和低成本等優勢,被國際普遍認為是下一代新能源動力電池的發展大勢,目前各國均加大投入攻關該顛覆性技術。

中國日報報導,多位知情人士確認,此項行業內史無前例的項目由政府相關部委牽頭實施,鼓勵有條件的企業對全固態電池相關技術開展研發。該專案經過嚴格篩選後,最後具體分為七大項目,聚焦聚合物和硫化物等不同技術路線。

行業學者表示,比起人民幣數十億的基礎研發投資本身,該項目將促進企業和產業鏈上下游加碼投入全固態電池研發,引發鯰魚效應,或帶動人民幣兆級別的市場,為全球綠色轉型和世界範圍的可持續發展注入新的動力。

無獨有偶,4月以來大陸全固態電池產業化提速,多家企業競相宣布全固態電池研發動態和量產時間表。廣汽集團率先表示全固態電池將於2026年上車,上汽集團也宣布全固態電池將在2026年實現量產。

多家龍頭電池企業也透露全固態電池研發突破。欣旺達表示,已經完成了能量密度達到400Wh/kg以上的全固態電池研發,計畫2026年實現量產,預計產能達1Gwh。這也是該企業首次對外公佈全固態電池進展。

國軒高科也在本月發布全固態電池技術,並透露保守預計2027年將實現全固態電池小批量上車實驗,2030年實現量產。

中新社報導,上汽集團上周宣布,將於2026年量產全固態電池。南開大學副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陳軍先前表示,固態電池是目前各國競相研發的重點,一旦產業化,就會改變現有的電動汽車產業格局,開闢電動航空等新興市場。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馬凱碩:台灣已愈來愈接近淪為「監獄」的危險時刻
下一篇
陸高階智駕價格落至親民區 奇瑞降至27萬元 廣汽、極氪披露 L3級量產時間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