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572字
大陸國家統計局昨(11)日公布,4月大陸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0.3%,優於市場預期年增0.2%,漲幅較上月略擴0.2個百分點;4月生產者物價指數(PPI)年減2.5%,雖差於市場預期的年減2.3%,但降幅亦比上月縮小0.3個百分點。
數據顯示,4月CPI連續第三個月維持正增長,顯示國內需求有所改善,但PPI持續為負值,工業通縮還在。
有分析指出,從CPI、PPI走勢看,大陸經濟供需正趨平衡,企業信心修復的同時,消費和投資意願有所增強,鑒於終端消費需求逐步向中上游行業傳導,未來CPI、PPI均有望延續溫和復甦。
第一財經報導,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分析稱,4月主要消費品價格整體穩定,生豬價格小幅反彈,鮮菜價格隨著氣溫轉暖繼續季節性下降。汽油價格隨國際油價持續上行,整體來看CPI「繼續低位平穩運作」。
路透指出,這些備受關注的數據是在 4 月進口數據優於預期之後發布的,這表明過去幾個月的一系列政策支持措施正在提振消費者信心。
報導還引述經濟學人智庫高級經濟學家徐天辰分析稱,剔除食品和能源價格, 大陸4月核心通膨率成長 0.7%,高於3月的 0.6%。「數據表明需求回升,尤其是服務業」。
4月PPI仍為負值,大陸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首席統計師董莉娟解讀指出,4月工業生產持續恢復,部分產業需求階段性回落,PPI月增率下降,年增率降幅收窄。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