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781字
大陸疫後文旅活動熱度高漲,今年前8月,大陸全國共舉辦演唱會、音樂節等大型演出活動900餘場,觀眾人次突破1,000萬,超過疫情前水準。不過,隨著演出市場的加速恢復,「黃牛」炒票問題也在今年多次被搬上檯面討論。為此,大陸文旅部與公安部近日印發新通知,針對觀眾人數在5,000人以上的大型營業性演出活動,提出24項措施,全面加強規範管理。
綜合澎湃、界面新聞報導,大陸文旅部市場管理司一級巡視員李建偉在22日例行新聞會上作出上述表示。李建偉表示,這份於13日印發的「關於進一步加強大型營業性演出活動規範管理促進演出市場健康有序發展的通知」,要求大型演出活動審批前,應經過省級文旅行政部門、公安機關風險評估及綜合研判,演出舉辦單位也要在申請前應進行風險自評。
為杜絕黃牛倒賣門票,李建偉指出,「通知」要求大型演出活動需實行實名購票和實名入場制度,同時採取一系列配套措施,推動實名制落地實施。
此外,演出舉辦單位面向市場公開銷售的門票數量比例由原來的70%提高到85%,對其餘15%的門票,要求在演出前24小時進行個人資訊綁定,做到「實名綁定、實名入場」。同時,要求加強對舉辦方和場地方工作票證的管理,防止工作票證流入市場被非法買賣。
而若面向公眾銷售門票數量低於85%或為倒賣門票、買賣演出工作票證提供便利,李建偉提醒,演出舉辦單位及票務代理機構將依法認定為文旅市場「失信主體」,加強失信懲戒。
李建偉強調,文旅部門已經聯合公安部門全面收集網上網下倒賣炒作票證訊息,及時發現加價、變相加價銷售票證的線索,將嚴打網路下倒票和詐欺等違法犯罪活動。
大型演出的退票問題也備受關注。李建偉表示,「通知」已要求演出舉辦單位建立退票機制,設定合理的梯次退票收費標準,保障購票人的正當退票權利。演出舉辦單位應明示授權的票務代理機構,引導消費者從合法管道購買門票,告知消費者購票、入場及退票規則。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