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中國失業統計失真 學者指疫後增3千萬失業青年

本文共1242字

中央社 記者張淑伶上海4日電

歷經疫情3年,中國青年失業問題廣受關注。有學者指出,當前中國失業率統計明顯失真,保守估計目前16歲到40歲的青年絕對失業人口,比疫情前增加了2500萬到3000萬人左右。

微信公眾號「財經十一人」1日刊出北京改革和發展研究會研究員王明遠的文章。針對當前中國失業統計,他列舉出3個問題。

第一,中國的「就業」標準太低。國際勞動組織界定是調查1週內工作10小時才算就業,美國為15個小時,法國為20個小時,而中國僅為1個小時;1個小時的工作收入不足以解決生活,不是有效就業。

第二,中國的就業率是針對城鎮人口調查,儘管已經開始把農村戶籍人員統計在內,但農民工失業後往往會因生活成本選擇返鄉。因此,失業調查很難抽取到已失業的農民工。

第三,中國現在「靈活就業」人員多達2億,占城鎮就業人口的40%左右。但他們的社保參與率不足20%,很難透過失業險領取和失業登記等觀察他們的實際就業情況。

王明遠指出,在中國,每年「再就業人員」的數量,與退休人員數量大致相同,新增就業人員基本由初次就業的應屆畢業生組成。

在2013年之前,中國經濟處於高速發展階段,總體上是新增就業人數大於應屆生總數。2013年到2019年之間,應屆生畢業規模和新增就業崗位數量都在增加,兩者都在1300萬左右,初次就業市場的供需大致平衡。

不過疫情後,就業形勢產生了根本性轉折。一方面,每年新增就業崗位開始劇烈減少;另一方面,由於過去的擴招,中等職業教育和高校(大專院校)畢業人數劇增,歸國留學人員規模也日益龐大,因此出現了就業市場的職位嚴重供不應求局面。

至於原本有工作但失業的人數,王明遠的估算依據是,A股上市企業的平均員工數量比疫情前縮水11.9%;中小微企業去年註銷率約10%。

綜合以上研究,他說,中國疫情3年以來,大約累計有1500萬左右中專和高校應屆畢業生沒有找到工作。同時,大約有10%的企業在職員工失業,這部分16-40歲青年在職人員約2500萬左右。

此外,根據北大盧鋒教授的研究,近3年還至少有2300萬左右農民工因為失業而返鄉,如果以其中60%為青年人計算,那麼這部分也有1400萬左右。那麼,「疫情以來大約共新增了5400萬左右青年人失業人口」。

這些失業人口中,不排除有相當部分經過一段時間又重新找到了工作,或者通過靈活就業形式,實現了再就業(例如,3年以來網約車公司滴滴的活躍司機數量增加了1200餘萬,外賣騎手、快遞員、配送員增加了月增加了約800萬),不過估計仍有一半,也就是「2500萬到3000萬人左右至今仍處於失業狀態」。

王明遠指出,保守估計目前青年絕對失業人口比疫情前增加了2500萬到3000萬左右,大約相當於這個年齡段參與就業市場勞動力總量(4.02億)的6.2%至7.5%,或者相當於全部勞動年齡人口(8.8億)的2.8至3.4%。

他說,考慮到青年人就業集中在21世紀新興的網路、教育、地產、金融等行業,而這些行業最近3年受衝擊程度最大,做出上述推論應該不至於相差太多。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上一篇
促俄方出席和平峰會?陸外交部:與各方保持溝通
下一篇
中國大陸救房市 擬買爛尾樓當社宅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