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陸地方政府人員精減 內蒙對編外人員開鍘

本文共696字

聯合報 記者陳政錄/即時報導

隨著上月大陸「全國兩會」政府工作報告重申過「緊日子」,並計畫精減國家機關人員,近日內蒙古等地方政府已率先響應開鍘,剔除不合要求的單位編外人員。

據《澎湃新聞》報導,近期,大陸內蒙古多地發布有關「機關事業單位編外人員和經費支出統計工作」的進展,內容包括對政府機構的編外人員進行摸底,還對不符合聘用要求的編外人員進行剔除,以實行「總量控制」。

以烏蘭浩特市財政局公告訊息為例,在摸底統計過程中,該地暴露清理了一部分不符合聘用要求、聘用時間、聘用崗位、未簽訂勞務合約的外聘人員,進一步規範了用工人員身份,因此,透過勞務派遣、退休返聘、政府購買服務等市場化方式用工的人員不再納入編外人員統計範圍,降低了政府用工風險,實現了政府自身精簡和「瘦身」。

這類「瘦身」行動,也在內蒙巴彥淖爾市五原縣進行,該地縣委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表示,在分類整理後,已將編外聘用人員中,不符合聘用要求的進行剔除,清理部分已辭職、退休人員,切實將編外聘用人員數控制在合理範圍內;巴彥淖爾市的烏拉特後旗也表示,要確保對編外聘用人員規模和經費總量實行雙控,只減不增。

大陸所謂「編外人員」,是指機關、事業單位在機構編制管理機關核定的編制外自行聘用的工作人員,類似台灣的「約聘」,而這類人員,可能成為大陸政府「瘦身」過程中,各政府機關、事業單位的頭號開刀對象。

上月,大陸「全國兩會」推動黨政機構改革,在《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中,提出計劃按5%的比例,精減「中央國家機關」人員編制,給予五年過渡期。該方案發布後,綜合陸媒報導,大陸多個地方政府也紛紛響應,開始對人員編制進行摸排,例如近期內蒙古多地在對編外人員進行摸底後,剔除了部分不適任者。

大陸每年有數百萬人報考公職,或應徵成為政府機關、事業單位的編外人員,但隨著經濟成...
大陸每年有數百萬人報考公職,或應徵成為政府機關、事業單位的編外人員,但隨著經濟成長放緩,大陸政府過緊日子,也開始精減瘦身。圖/取自澎湃新聞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ICAO秘書長訪中 見秦剛稱始終奉行一中
下一篇
陸科技自主 資本市場挺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