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956字
前總統馬英九二日赴湖南大學紅樓日軍受降地參觀,湖南大學紅樓是抗日戰爭長衡嶽地區受降儀式的舉行地,也是大陸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如今已煥發出新生,成為學校最重要的標誌性建築,也是年輕人潮湧動的「網紅打卡點」。馬英九一一詢問陳列照片,並讓講解員還原當時受降典禮情況。他表示,中華民族要自立自強不讓外族欺凌,更要警惕並避免戰爭的發生。
二日上午九時卅分,馬英九一行來到湖南大學科學館,於1933年胡庶華校長任內興建,由土木系蔡澤奉教授設計,1935年6月竣工。為當時湖南省內規模最大的公共建築,動工時舉行了盛大的開工典禮。
「七七事變」後,湖南大學遭受了史無前例的劫難,在日機的狂轟濫炸中,校區建築僅留下三分之一,科學館亦不能倖免於難,深受重創。
1945年9月15日,抗日戰爭中國戰區中國陸軍第四方面軍長衡嶽地區受降儀式,在科學館裡的一間教室裡舉行。
湖南大學作為唯一一所舉行侵華日軍受降儀式的中國大學,見證了中華民族「雪百年恥辱,复萬里河山」的歷史時刻,科學館因而成為一座凱旋之樓。對此,當年報紙曾如此評述「這其實不只是岳麓山下湖南大學一所學校的榮譽,更是我們這座城市的驕傲」。
據介紹,當時受降典禮開始。第四方面軍第一處第一科科長王重之上校導引日方投降代表、日軍第20軍司令官坂西一良中將,及其參謀長伊知川庸治少將、參謀西鄉從吾大佐、副官凌邊誠夫中佐和一名翻譯等入場。坂西等穿軍禮服,立定脫帽,對四國領導人肖像行禮,繼對代表中國國民革命軍總司令部受降的主官、第四方面軍司令官王耀武鞠躬致敬。
王耀武欠身示意,即命坂西就坐至指定席次,呈驗身份證明文件,繼而在《指示日軍投降繳械辦法之武字第一號訓令》文件上簽名,交由羅幸理宣讀中文。
中方日文翻譯為湖南大學機械系教授陳孝祖,他早年畢業於東京帝國大學。董宗山負責將文件作英文翻譯。三輪宣讀完畢,中方代表將訓令交向坂西一良。坂西起立,雙手接受,表示謹遵奉行,並在受領證上簽字蓋章,由伊知川庸治兩手捧呈王耀武。王耀武接過後,即命坂西一良為首的日方一干人等退出。
短短數十分鐘的典禮,標誌著在日寇炮火下屈辱地生活、抗爭了八年的湖南人,真正宣告湖南抗戰取得了徹底勝利。
馬英九在參觀時表示,湖大見證了慘烈抗日戰爭的結束,令人感受到戰爭的可怕,中華民族要自立自強,也讓大家要警惕並避免戰爭的發生。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