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批把顏值當演技 人民日報:文化是演員必修課

本文共694字

中央社 台北29日電

中國近期關於「絕望的文盲能演好戲嗎?」討論火上熱搜,繼央視之後人民日報也發文指一些流量藝人不關注文化修養,存在顏值即演技、念詞即表演的不良風氣,並強調文化是演員的必修課。

最近有媒體詢問某中國明星關於對飾演的歷史人物有什麼想說嗎?對方說不出個所以然。央視發長文批評,「絕望的文盲,能演好戲嗎?」,使得「絕望的文盲」討論,火上熱搜。

人民日報微信公眾號也以「沒文化敢上鏡?」發文指主演一部年代劇卻不了解故事發生的時代背景;提起自己演的角色支支吾吾,分析人物張口結舌;有的甚至連常用字都不會讀、不會寫…文章強調文化是演員的必修課。

評論文章表示,一段時間以來,一些流量藝人不關注文化修養,認為「顏值即演技、念詞即表演」,形成了不良風氣,成為了不良示範。當觀眾討論演員不讀書、沒文化時,其實是對不敬業卻心安理得、能學習卻無動於衷的憂慮。

文章指出,文化之於演員,包含著語言形體等表演技術、應變力觀察力等必備素質、對多彩生活的體驗,而不是下意識、無節制地宣洩情緒。從這個意義上說,有天賦未必能成好演員,但不努力注定不是好演員。無論體驗派,還是表現派,抑或方法派,走到聚光燈下的這條路,都是由無數的耕耘與汗水所鋪就。

文章舉例,有演員為演好甘肅農婦,花10個月在當地體驗生活;有演員出演警察前,跟隨民警一同出警,體驗真實工作狀態;需付出大量時間到現實生活裡摸爬滾打、汲取養分,才打磨出觀眾認可的角色。因此好演員不能依賴本色出演,了解不熟悉的生活樣態與內心世界,正是提升文化的重要方面。

文章說,一個演員拚到最後拚的是文化,能走多遠靠的也是文化。文化基礎不僅關係演員自身發展,也是成就影視精品的前提。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上一篇
陸駐法使館發文抨擊廣島峰會 批美國才是經濟流氓
下一篇
大陸工業企業利潤衰退趨緩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