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773字
在中美競爭的地緣政治大氣候下,大陸供應鏈外移。對此,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院長姚洋28日在博鰲亞洲論壇2023年會的「產業鏈供應鏈新格局」分論壇上指出,大陸把勞力密集型產業移出反而是好事,對周邊國家來說是福音,因為這些國家會與大陸製造業更加緊密融合,也會幫助大陸地緣政治情況有所改善。
姚洋以蘋果手機為例說明,儘管蘋果手機把一些生產設施遷到印度和周邊國家,「這也沒什麼」,因為它們一些中間組件依然由中國進口,這會驅動中國產業的升級,世界會更加的創新,儘管有這些地緣政治的衝突,創新的步伐是無法阻擋的。
姚洋進一步解釋,供應鏈外遷是自然的過程,地緣政治的局面加速了這樣一個過程,但最終大多數的產業有一些外遷到越南,將來也是必然會外遷到越南的。
姚洋強調,這些外遷無損大陸的出口,只是由美國出口變成通過周邊國家出口,中國大陸仍然是世界的生產中心,他堅信因為大陸規模巨大以及產業鏈完整,所以對於高端行業來說,完全離開中國大陸幾乎是不可能的。
姚洋說,如果把中國大陸、亞洲還有東南亞看作一個整體,其實沒有變化,大陸只是把一些出口轉移到了東南亞,然後再由東南亞出口到美國,世界的製造業依然流向中國。
面對近年火熱的中美脫鉤議題,姚洋表示,不認為中美在脫鉤,也許有一些美方的勢力想與中國脫鉤,但是與此困難,在最有爭議的一些領域如半導體,美國有「小院高牆」(華府需要確定與國家安全直接相關的特定技術和研究領域,並畫定適當的戰略邊界)的政策。但未來美國在脫鉤方面的努力可能會使東南亞更加快速工業化,這可能與美國最初想法背道而馳的。
博鰲亞洲論壇年會於28日至31日在海南博鰲舉行,首日28日記者會除了發布兩份報告:《亞洲經濟前景暨一體化進程2023年度報告》、《可持續發展的亞洲與世界2023年度報告》;下午也舉辦「產業鏈供應鏈新格局」、「一帶一路共享發展機遇」兩場子論壇。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