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台灣「90後」里長福州走街串巷 尋找社區治理新路徑

台中市北區賴旺里里長黃育嘉參觀台江蒼霞社區。圖/福州日報
台中市北區賴旺里里長黃育嘉參觀台江蒼霞社區。圖/福州日報

本文共944字

聯合報 記者林宸誼/即時報導

「大陸的進步和變化超乎想像。」日前乘坐汽車行駛在福州的二環路上,台中市北區賴旺里里長黃育嘉看著窗外由衷感歎。時隔十年再次來到大陸,他有了不同的身份,也有了全新的感受。

福州日報報導,2013年,黃育嘉以大學生的身分首次來到大陸,遊覽各地的秀美山河。十年後,他以里長的身分參觀福州的社區,交流社區的管理經驗。

從「高大上」的名勝風景,到「人情味」的基層社區,他的腳步越走越深入,兩岸鄉親也越走越近。

在台灣,里長相當於大陸社區居委會主任。對賴旺里2,000戶居民來說,黃育嘉是他們看著長大的孩子。黃育嘉的父親黃振忠擔任過3屆賴旺里里長,而後母親陳麗香接任1屆賴旺里里長。

從小跟著父母在社區裡走街串巷,黃育嘉早就和居民們建立了深深的感情。2014年,剛滿23歲的他參與了里長的競選,成為當時台灣最年輕的里長。

作為一名「90」後里長,黃育嘉一直希望在社區治理方面作出創新。近日,在第六屆兩岸大學生領袖營為期3天的交流參訪中,他找到了思路。

走訪中,倉山金洲社區的「三堂一室」社區居家健康養老志願服務、中天社區的數位化治理模式,台江蒼霞社區的改造提升做法,晉安桂溪社區的「社區管理+台胞自治」治理模式,讓他耳目一新。

「社區內充分利用公共空間,為老人小孩提供服務正是我想做的,下次要帶團隊一起來學習。」「在社區內安裝智慧電錶、智慧水錶很便利,我們也可以參考。」……一路上,黃育嘉一邊記錄,一邊用手機拍個不停。

黃育嘉表示,他的短視頻平台有1,000名多粉絲,這也是平常和居民們拉近距離的方式,他要讓親朋好友看看大陸的變化。大陸的進步不僅體現在經濟方面,居民的獲得感也在不斷提升。「兩岸間的基層走訪,就像走親戚串門一樣親切。」

參觀多個社區後,他對兩岸社區治理模式也有了深入思考。黃育嘉認為,大陸社區的飛速發展,最大的優勢在於制度,使得社區能夠迅速匯聚各方面資源辦大事。

黃育嘉表示,台灣和福州在社區治理上累積了許多經驗,雙方可以加強交流和學習,希望以後每年都能互訪。領袖營活動期間,倉山區金山街道金洲社區居民委員會和台中市北區賴旺社區發展協會簽署了社區交流合作協議。

黃育嘉期待,隨著常態化的互訪機制和溝通管道逐漸建立,雙方能夠從社工組織聯繫志願服務機制、青年交流、多元文化交流四個方面,共同推動兩岸社區融合發展。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大陸5月製造業PMI降至48.8 疫後經濟復甦動能減弱
下一篇
陸製造業PMI連三降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