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陸企科技自主 掀分拆上市潮

提要

13家企業子公司完成掛牌 集中技術創新、國產替代領域 有利培育新興產業

據不完全統計,已有13家國有企業分拆子公司成功獨立上市。(大陸自媒體)
據不完全統計,已有13家國有企業分拆子公司成功獨立上市。(大陸自媒體)

本文共793字

經濟日報 記者葉文義/綜合報導

近年來大陸央企、國企紛紛分拆子公司至上交所科創板、深交所創業板上市,這股「A拆A」上市主要集中於科技創新、國產替代科技領域。大陸券商分析,分拆上市有利於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專精特新」將成為分拆上市重地,力拚「科技自立自強」戰略達標。

據不完全統計,自2019年12月A股上市公司分拆所屬子公司境內上市試點啟動以來,先後已有21家A股上市公司分拆子公司成功獨立上市。其中,廣電運通、江蘇國泰、廈門鎢業、長春高新、銅陵有色、海康威視等13家為國有企業(含三家央企、十家地方國企),占比62%。此外,還有25家國有企業正在積極推進分拆上市計畫。

此前3月9日,中國聯通發布關於分拆子公司至科創板上市的公告。更早之前,中國電科旗下的海康威視籌劃分拆多家子公司上市,目前螢石網路已正式在科創板上市。

從政策來看,隨著大陸資本市場改革不斷深化且步伐加快,2022年以來央企、國企分拆上市的政策支持力度明顯加大。目前來看,更多的國企分拆子公司選擇登陸科創板、創業板。數據顯示,前述13家成功實現分拆上市的國企子公司中,科創板企業數量最多達七家;創業板企業數量次之為四家;滬深主板僅兩家。

專家認為,國企紛紛推進分拆子公司上市,有利於增強分拆子公司的競爭力,讓其擁有更多融資管道,提升專業化經營水準,進一步提高國企的整體估值。

此外,大陸國務院國資委主任張玉卓日前在《學習時報》上發文稱,要建設一批主導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的龍頭企業,培育一批「專精特新」、「小巨人」和單項冠軍企業,在不同領域形成百家以上不同層級的典型示範企業。

國資委近期發布的名單顯示,創建世界一流專精特新示範企業共計200家,其中,央企下屬公司143家,地方國企57家。大陸招商證券認為,分拆上市有利於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在重點領域重塑央企、國企上市公司的價值,名單中的部分世界一流專精特新示範企業的央企、國企,蘊含較大的拆分上市可能性。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大陸獨角獸廣州巨灣 研發出全天候汽車電池
下一篇
陸一線城房市限購 官媒促鬆綁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