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905字
美國矽谷銀行等多家銀行與瑞士瑞信銀行近期接連爆發危機,引起金融市場不少震盪。而消息顯示,近期在香港,非本地居民開戶數量有激增的趨勢,有大陸專家表示,「財富管理流向東方、流向香港的趨勢是確定的」。
環球時報24日報導香港開戶激增的現象。報導引述來自陸資銀行和證券公司的多名香港金融業人士說法指,近期業務量確實有所增加,銀行的非本地居民開戶的需求增長明顯。滙豐銀行給環時的一份聲明表示,由於近期非本地居民開戶數量激增,滙豐在香港的3家分行將從3月25日起,於週末提供服務。
報導指出,香港金管局並未證實這個情況,僅表示作為國際金融中心,香港經常處理不同商業活動產生的資金流入和流出。
而報導另援引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首席經濟學家廖群的分析說,「財富管理流向東方、流向香港的趨勢是確定的」;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全球創新與治理研究院研究員趙永升則認為,相信確實有資金從歐美向香港轉移的趨勢,但規模如何還需要進一步觀察,因不同區域金融商品屬性不同,投資者短期內大規模轉向香港或新加坡難以一蹴而就。
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則指出,一些中國大陸高淨值人群將資金從美國和歐洲轉移至香港是「正在進行時」,美國對俄羅斯的金融制裁以及瑞信銀行出現的危機,加劇了人們對於美國和瑞士財富安全的質疑,「而目前最安全的地方在亞洲,在香港」。
另據證券時報23日報導,香港保誠的保險經理郝一表示,「最近一周確實有很多人過來諮詢有沒有什麼路徑將資金轉移,且從美國回來的海外華人占比較高」;中泰國際策略分析師顏招駿則指出,目前看不出來美元資金是否大量遷移至香港,這個需要在2個月後,等待香港金管局披露相關資料,主要看港元和美元存款是否大幅增加。如果大幅增加,就能部分佐證確實有資金流入。
對於資金從美國、瑞士流向香港,中國新聞網引述中國國際貿易學會專家委員會副主任李永表示指出,金融動盪必然導致金融資產所有者尋求安全避風港,導致資金流向較安全目的地,這符合避險心理。某陸資銀行願具名的高級研究員也認為存在這種可能性,一方面原因是,之前瑞士是中立國家,很多人認為把資產放在瑞士比較安全,如今發現瑞士也會參與政治博弈,凍結資產,故而進行資產轉移。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