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陸水電緊張 西南電解鋁業限產情況恐持續

本文共946字

聯合報 記者陳政錄/即時報導

近幾年「拉閘限電」、「能耗雙控」的情景還歷歷在目,大陸西南省分又傳出因水電告急,電解鋁等耗能產業限產情況,恐成為常態化的消息。大陸專家指稱,電力資源的供需錯配,導致當地依靠豐富水電建立起來的能源經濟體系,正受到嚴重衝擊,今年形勢依舊不容樂觀。

事實上,由於去年下半年開始,雲南等多個大陸西南水電大省受來水偏枯影響,水電發電能力、蓄能嚴重不足,去年9月,雲南電解鋁企業就先後兩次接到壓減用電負荷通知,比例分別為10%和15%到30%。據《中國新聞周刊》報導,上個月,雲南再次對電解鋁企業實施限產,是近半年內第三次。

雪上加霜的是,據昆明市政府主辦門戶網站「昆明信息港」22日公布最新數據,今年來截至3月20日,雲南省平均降雨僅19.8毫米,較歷史同期數據少了33.6毫米之多,偏少達62.9%,為近五年來最低值,尤其昆明僅3.9毫米,不到歷史同期的一成;雲南省水利廳也表示,截至2月中旬,雲南全省有90%的區域出現氣象乾旱,預計全年大部分地區降水總量正常偏少。其他如四川、廣西等多地,也面臨「去年遭遇冬乾,今年又逢春旱」的窘況。

北京大學能源研究院特聘副研究員李想坦言,水電季節性較強,通常情況是枯水期偶爾缺電,豐水期甚至「棄水」,但近兩年雲南、四川等地來水異常,導致枯水期和豐水期缺電頻率都在變高,若類似極端現象連續發生,成為正常現象,當地水電問題將從以往的「送不出去」,變為「發不出來」。

先前,中國氣象局發布的《中國氣候變化藍皮書》就曾示警,雨帶北移情況正在發生,大陸西南地區東部和南部年降水量呈減少趨勢。大陸專家坦言,「這對於水電佔比超過七成的雲南來說,不是好消息」。

就上個月的新一輪減產,上海有色網大數據部總監劉小磊指出,受影響最大的是雲南神火、雲南其亞3家企業,受限產能約80萬噸。減產從春節後開始,2月下旬完成,當時電解鋁價格一度上漲,突破每公噸人民幣1.9萬元。

面對西南省分水電供應緊張趨於常態化,華北電力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袁家海說,過去西南水電大省扮演「西電東送」角色,如今,需要提前規劃水電的本地消納與外送電規模,與江蘇、廣東共同協商,同時加快開發新能源項目。

他也坦言,對過去依靠水電,在大陸西南省分發展的電解鋁等產業來說,廉價穩定水電已經成為過去式,因為已進入了「缺電」周期。

過去大陸西南水電大省,常扮演西電東送的角色,如今隨著發電機組裝機量無明顯上升,乾...
過去大陸西南水電大省,常扮演西電東送的角色,如今隨著發電機組裝機量無明顯上升,乾旱情況持續,此情景可能出現轉變。圖為雲南昆明一處西電東送換流站。新華社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詐團轉進韓國?陸領事館通報有中國公民被騙至濟州
下一篇
中歐經貿對話「針鋒相對」 將設金融監理工作小組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