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即時快評:馬前總統訪問大陸有何看點?

本文共1255字

聯合報 特派記者賴錦宏/北京即時報導

彷彿是在兩岸春暖的氣氛中,出現一個盛大而亮麗的煙火,針對「馬英九前總統將訪問大陸」的新聞,大陸相關各省台辦主任都以「愉快的心情」回答詢問:「如果能來,是兩岸交流大好事!」。而資深涉台學者則表示:「其重要性不亞於2005年連戰和胡錦濤握手。」以交流對話代替對抗,以九二共識代替「以台制華」,此行對兩岸的意義將十分深遠。

首先,馬英九能否公開說出中華民國。馬英九訪問的行程安排,就是中華民國歷史發展軌跡。南京是中華民國的首都,謁中山陵,去原總統府是第一站,這代表了中華民國的法統。而其後的行程,日本侵華後,先是將首都遷到武漢;武漢被大轟炸後,再遷到山多霧重的重慶,抗戰八年重慶是「陪都」。

不管是在南京、重慶、武漢,馬英九都有機會公開說出中華民國國號,這些地方都曾出現中華民國近代史的重大事件,在參觀或訪問期間,自然地說出中華民國。不管是建國或是抗日,說出國名,既不違和,也不會讓主人生氣,不僅不影響兩岸大交流的氣氛,更將「九二共識」的內涵--一中各表,原汁原味地道出。

2015年「馬習會」時,馬英九曾在談判桌上說出中華民國,但當時沒有台灣媒體在場,使後來成為綠營質疑的「懸案」。

二、大陸多快建好馬氏祖墓?以「掃墓」為名,慎終追遠,是人之常情兩岸都無法拒絕。馬英九是湖南湘潭人。湖南一定提早準備,而修墓的規模如何,花多長時間修墓?以連戰2015年赴西安掃墓,陝西省政府提前一個半月整修祖墳,修墓期間還派武警「保衛」;王金平回漳州掃墓,漳州僅花一個多星期,建成一千多階的大理石石階,王氏家祠煥然一新。漳州官員稱其為「漳州速度」。

三、對現階段兩岸關係有何影響?在宋濤見了前國民黨主席洪秀柱、副主席夏立言後,中華民國首位卸任元首訪問大陸,對大陸喊出「大交流、大融合、大合作」之際,除了宋濤、王滬寧的會晤,將能為接下來的兩岸交流有何助益?為台商台胞帶來何種福祉?兩岸民眾都期待,也睜大眼睛看。

馬英九這次帶著智庫學者邱坤玄(前政大東亞所所長、曾任國安會諮詢委員)、曾永權(前總統府秘書長)、政大法律系副教授廖元豪等,都曾對兩岸政策有建議,馬此行會否在過程中提出新的建議,此行對兩岸關係的影響,不言可喻。

四、對兩岸青年交流的影響。馬英九這次將與武漢大學、湖南大學和復旦大學師生座談,會否發表重要演講,講題和內容都值得關注。馬辦帶著「大九學堂」青年學子登陸,國台辦稱:「兩岸青年加強交流交往,能夠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增添新生力量、注入青春活力。」青年是兩岸未來的希望,馬英九訪問大陸,是否會刮起一陣民國風,為兩岸青年、兩岸學生交流打開另一扇窗,值得注意。

五、反映台商台胞需求。三年大疫,不少台商在疫情中受傷慘重,甚至遇到種種不平的待遇。而大陸答應的「國民待遇」和各種惠台政策,在許多省市仍然停留在口頭上。若能為台商台胞爭取更大福祉,必然獲更多民意支持。

馬前總統本身就代表「九二共識」,他的首次大陸之旅,不僅僅是卸任元首重走中華民國歷史各地,而是在訪問中建立新的歷史。兩岸會跨越悲情的「大江大海」,還是會「翻江倒海」,勢必引起各界關注。

馬英九前總統訪問大陸,各界高度關注。圖為2015年新加坡馬習會。 聯合報系資料照...
馬英九前總統訪問大陸,各界高度關注。圖為2015年新加坡馬習會。 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大陸造船業又一里程碑 可搭載5,246人的巨型郵輪出塢
下一篇
陸一線城房市限購 官媒促鬆綁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