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分析/大陸政府換屆後 新的內外變化正式開始

本文共1253字

聯合報 記者陳言喬/即時報導

中國大陸新一屆政府換屆工作已在昨天全國兩會上閉幕,這也意味二十大以來外界關注的三項核心事項均以敲定。隨著這三大核心事項落定,中國的真正變化也將在兩會之後正式開始。

香港01分析,這三項核心事項,第一是習近平開啟第三任期。從前些年「習近平會否連任」、「習近平連任多久」的討論與爭議轉向更為切實的「習近平第三任期給中國帶來怎樣的變化」。

第二是新一屆黨和國家領導人及各部委完成換屆。習近平的班底全面上位,中國高層人事告別以往的派系之別,走向統一化。習的重要班底,包括習擔任浙江省委書記時的秘書長李強,如今已是新一任國務院總理。以及新一任常務副總理丁薛祥,是習任上海市委書記時的秘書長。還有從從發改委主任升任副總理的何立峰,與習近平的交集更是早早源於廈門,與習近平福建生涯交集近20年。

第三是新一輪黨和國家機構改革。在全面加強黨的集中統一領導基礎上,加強科學技術、金融監管、數據管理、鄉村振興、知識產權、老齡工作等重點領域的機構職責優化和調整。

報導稱,隨著以上三大核心事項落定,中國的真正變化才開始。變化體現在對內、對外兩個面向:

在對內方面,中國將最大可能掃除疫情三年帶來的各方面衝擊,回歸務實主義傳統,以經濟建設為中心,落實二十大報告再次強調的「發展是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因為經歷過捱打、捱餓的中國共產黨深知,「發展是解決我國所有問題的基礎和關鍵」,也只有通過發展和經濟增長,中國才能更加主動應對「風高浪急甚至驚濤駭浪的重大考驗」,也才能最終以具體實踐來解決新階段的捱罵問題,並最終走出一條中國式現代化之路。

李強在3月13日的首場總理記者會上,也明確傳達了這一點。李強口中的高頻詞是發展、落實、人民。李強說,「絕大多數老百姓不會天天盯着看GDP增長了多少,大家更在乎的是住房、就業、收入、教育、就醫、生態環境等身邊具體事。」「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所以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還是要「吃改革飯、走開放路」。「對外開放是我們的基本國策,無論外部形勢怎麼變,我們都將堅定不移向前推進。」

在對外方面,中國將在國際事務上採取更加積極主動的姿態,在戰爭、瘟疫、極端氣候、糧食問題等全球共同面對的危機面前,切實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中國推動沙烏地阿拉伯、伊朗復交,只是這一外交姿態變化的一個極佳佐證和開始。循著這一路徑,後續中國將在化解俄烏衝突上起怎樣的作用,值得關注。

具體到對美關係,中國將延續毛澤東時代的對美路徑「兩條腿走路」—戰略上藐視、戰術上重視。3月6日習近平參加全國政協聯組會時,點名批評美國,這樣的點名批評顯然是戰略上的需要。

而在戰術上,中國仍對美極為重視,比如軍事上積極備戰,經濟上保證不脱鈎等。李強在記者會上也說,「據中方統計,去年中美貿易額近7600億美元,創下歷史新高」,「中美可以合作、也應該合作。中美合作大有可為。圍堵、打壓對誰都沒有好處。」

由此可見,中國更大的變化其實在兩會之外已經發生。「世界怎麼了?我們怎麼辦?這兩個看似宏大的命題並不抽象,因為中國正在嘗試給出答案」。

大陸新一屆政府換屆後,對內對外變化正式開始。圖為李強(左)獲選為國務院總理後,與...
大陸新一屆政府換屆後,對內對外變化正式開始。圖為李強(左)獲選為國務院總理後,與習近平(右)握手。(新華社)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河北工廠爆炸釀2死 火光衝天如蘑菇雲
下一篇
國際大咖攜陸廠 攻電動車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