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672字
大陸市場傳聞18家商業銀行對人民幣5萬元以上現金存取客戶需進行盡職調查(收入證明、資金來源),存錢也被監管,引發爭議。
浙江湖州一位女士日前發布影片,表示日前去某銀行存款人民幣5萬元(新台幣22.5萬元)現金,被櫃檯人員要求提供收入證明等資料,還被詢問在哪裡上班、錢從哪裡來。
實際諮詢18家商業銀行一線業務人員發現,目前各行對人民幣5萬元以上現金存取客戶的盡職調查、身分資料等保存管理的具體執行方法不同,現階段並未有銀行明確表示要求提供收入證明等資料,但不少銀行會進行「正常的問詢」。
中國證券報報導,招聯金融首席研究員董希淼表示,據大陸央行反洗錢規定,銀行對大額現金存取要盡職調查,這是銀行責任,也是金融管理部門明確要求。
他指出,銀行要加強對員工的培訓,提高員工規範服務的意識和能力,而且銀行之間標準最好也能夠更加統一。對於不同的儲戶、不同的場景,銀行會有不同盡職調查的必要。
成都商報旗下新媒體紅星新聞報導,早在2022年1月底,大陸央行、銀保監會、證監會聯合印發「金融機構客戶盡職調查和客戶身份資料及交易記錄保存管理辦法」(簡稱「辦法」),擬於2022年3月1日起施行,後來新規就由於「技術原因」暫緩執行。
已被暫緩施行的「辦法」第一條指出,為了預防和遏制洗錢和恐怖融資活動,規範金融機構客戶盡職調查、客戶身分資料及交易記錄保存行為,維護國家安全和金融秩序。
「辦法」提到,商業銀行、農村合作銀行、農村信用合作社等金融機構為自然人客戶,辦理人民幣單筆5萬元以上或外幣等值1萬美元以上現金存取業務,應當識別並核實客戶身分,了解並登記資金來源或者用途。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