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611字
共軍自5日至12日在渤海海峽黃海北部進行軍演,對此有大陸軍事學者解讀,這有明顯針對美韓近期聯合軍演的意味,且長達七天也表明這不是一次小規模演習。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消息,大陸軍事專家王雲飛6日對此次共軍軍演做出上述解讀。王雲飛是在其個人軍事評論帳號分析這次軍演,並預測此次演習內容比較豐富,應該會有海空聯合打擊的科目。
王雲飛在文章中表示,在大陸民用氣球被美軍用武力擊落,美國對大陸進行近距離核威懾,中美關係再次趨於緊張的高度敏感時刻,共軍立即出手在黃海北部進行聯合軍演,顯示了「不畏強敵、敢於亮劍的戰鬥精神」。
此前美韓空軍在朝鮮半島西部海域上空進行聯合空中演習,美國空軍出動F-22、F-35B、F-16CM戰鬥機和B-1B戰略轟炸機參演,其打擊半徑不僅涵蓋北京,而且靠近長三角核心經濟區,輻射到珠三角地區。王雲飛解讀,演習可說是主要針對中國大陸的核威懾。
王雲飛並表示,1974年共軍用殲6戰機在渤海上空擊落過抵近偵察的美國軍用偵察氣球;2019年9月用殲10C擊落入侵雲南上空的外國軍用偵察氣球。「以前中國沒有用武力擊落過美方的民用氣球,但這次美方反應過度,中國今後就不用對美方的所有類型氣球客氣了」。
稍早大連海事局在1月28日公告,渤海海峽、黃海北部,自1月29日16時到2月5日16時將會執行軍事任務。大連海事局2月3日再度發佈航行警告稱,自2月5日16時至12日16時,渤海海峽黃海北部部分海域執行軍事任務,禁止駛入。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