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中國堅稱氣球用於氣象 專家:飛行數天很少見

本文共869字

中央社 台北5日電

中國高空氣球進入美國領空,當局堅稱氣球用於氣象研究,受到西風帶影響意外偏離航線。氣象專家指出,大多數氣象氣球達到高度3萬公尺後幾個小時就會解體,「像這樣堅持了數天很少見」。

英國廣播公司(BBC)中文網5日報導引述氣象學家、BBC氣象預報主播金恩(Simon King)意見,內容作出上述表示。

推薦

金恩指出,中國和北美間的北太平洋區域盛行風屬於西風,風向是從西往東。最近一段時間,在高空9000到1萬公尺以上的太平洋區域,風速為每小時240公里或以上,這一風速並不反常。

他表示,北太平洋上空最近的氣流規律可能將氣球吹向西北的阿拉斯加,然後往西南方向經加拿大進入蒙大拿。

他強調,大多數氣象氣球達到高度3萬公尺後幾個小時就會解體,其裝備透過降落傘方式落到地球,對一個氣象氣球來說,「像(中國氣球)這樣堅持了數天很少見」。

倫敦國王學院國防問題研究員米隆(MarinaMiron)說,這個氣球可能比中國方面自稱的情況更加複雜。

她認為,這個氣球可能被地面的操作員遙控,可以升高也可以降低其高度,乘不同氣流、去不同方向;也可以讓它定點逗留、蒐集數據,這是衛星做不到的。

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ational Oceanic and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NOAA)掌握一種對1萬4000公尺以上氣流進行分析的模式,主要用於掌握污染物和有害物質在大氣中的運行和擴散,「這種模式被稱為軌跡模式」。

美國氣象學家沙特菲德(Dan Satterfield)曾用這一模式計算偵測氣球的可能飛行路線。從2月1日發現氣球位置的蒙大拿州開始追溯,他根據氣流數據推測,這個氣球可能的飛行軌跡是始於中國中部地區。

報導強調,這個推測不是偵測氣球的實際飛行軌跡,而是根據NOAA模板進行分析所得出的結果。

氣象氣球在中國稱為「探空氣球」,中國甘肅網去年3月報導引述中國崆峒國家基本氣象站觀測員楊穎意見說明,探空氣球透過攜帶的探空儀器採集地面至高空3萬公尺左右不同高度的氣壓、溫度、濕度、風向、風速等氣象要素數據,1天準時放飛兩次。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王滬寧:各民主黨派要做中共的好幫手
下一篇
兩岸快遞/上海工業增加值去年輸給深圳 痛失第一大城寶座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