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592字
人民幣兑美元在岸價在2023年首月最後交易日收報6.7571元,較上一日收市價下跌57個基點。累計1月以來,人民幣共升值2.88%,創五年來,也就是2018年1月以來最大單月升幅。
大陸官方31日開出的人民幣兑美元中間價報6.7604元,較上日報6.7626元,上調22個基點或0.03%。今年1月以來,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累計升值2.93%,也是人民幣對美元匯率連續第三個月月度升值。
交易員指出,相關數據顯示大陸經濟復甦繼續向好,有利於提振人民幣情緒。不過1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符合市場預期的消息對匯市影響短暫,市場或更在意本周美國聯準會的利率決議。
此外,巴克萊銀行最新報告稱,大陸重新開放和房地產行業政策轉向提升人民幣前景,中期可能會有更多上漲空間;由於大陸經濟增長前景大幅上修,美元兌人民幣匯率可能跌至6.26,這意味着CFETS人民幣匯率指數將走強至104.8。
巴克萊報告又稱,儘管年初季節性結匯潮已結束,但大陸外幣存款規模仍居高不下,人民幣走強前景可能會加快結匯節奏;此外,隨著大陸出口疲軟及出境旅遊恢復,國際收支轉弱可能會打壓人民幣,同時資本外流也可能增加。
實際上,人民幣在去年受到疫情與聯準會升息雙重打擊,整體呈現貶勢。2022年人民幣年內累跌8.32%,為1994年匯率並軌以來最大年度跌幅。此前路透測算的人民幣匯率CFETS指數2022年年內累跌3.71%。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