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1187字
時隔三個月,大陸1月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重回擴張區間,來到50.1,較前一個月提升3.1個百分點,為2020年3月以來最大升幅。
整體來看,1月製造業PMI、非製造業PMI和綜合PMI產出指數分別為50.1、54.4、52.9,高於上月3.1、12.8和10.3個百分點,三大指數均回升至擴張區間。
市場預計,接下來兩個月大陸製造業PMI指數將進一步回升,服務業PMI指數也保持高位。
財聯社報導,大陸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高級統計師趙慶河解讀,1月隨著疫情防控轉入新階段,生產生活秩序逐步恢復,製造業PMI升至50.1,重返擴張區間,調查的21個行業中有18個高於上月,製造業景氣水準較快回升。
對於1月製造業PMI重返榮枯線之上,英大證券研究所所長鄭後成表示,一方面是1月疫情修復情況明顯好於上年12月,且春節期間疫情傳播程度低於預期。
此外,中共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加大宏觀政策調控力度,加強各類政策協調配合」,各地有力執行政策,對製造業PMI形成支持。
分類來看,與上月相比,構成製造業PMI的五個分類指數均有明顯改善,1月原材料庫存指數、從業人員指數、生產指數、新訂單指數、供應商配送時間指數的升幅在2.5至7.5個百分點。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認為,1月製造業PMI各主要構成指數上行幅度普遍較大,體現出明顯的疫情衝擊消退特徵。其中1月製造業生產指數為49.8,比上月上升5.2個百分點,一是需求改善帶動生產活動增加;二是疫情衝擊減弱後,先前影響生產的勞動力不足問題得以緩解。
但同時,在上述五個分類指數中,除新訂單指數外,其餘四個指數仍低於臨界點。此外,在製造業PMI的其他相關指標中,進口指數、出廠價格指數、產成品庫存指數等也仍在臨界點以下。
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特約分析師張立群指出,PMI大多數指標仍在榮枯線之下,經濟增長仍處較低區間。其中,新訂單指數雖回升到榮枯線以上,但反映需求不足的企業占比仍在53%以上,需求收縮問題仍十分突出。
此外,1月反映外部需求的新出口訂單指數為46.1,較上月上升近2個百分點,但仍處在相對偏低水準,且較2022年同期水準下降2.3個百分點。
1月非製造業PMI為54.4,比上月提升12.8個百分點,1月非製造業PMI也同步回到榮枯線上方,且回升幅度更加明顯。
分行業看,1月服務業景氣水準迎來觸底回升,服務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4.0,比上月上升14.6個百分點,結束了此前連續六個月的回落走勢,升至擴張區間。
王青表示,1月服務業PMI指數上行幅度最大,符合疫情波動的一般規律。其中,前期受疫情影響最大的零售、住宿、餐飲等接觸型服務業商務活動指數均高於上月24個百分點以上,全部重返擴張區間。
從預期看,數據顯示,1月業務活動預期指數為64.3%,高於上月12個百分點,升至近期高點。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