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729字
2022年受到大陸疫情防控措施影響,陸三大航空公司中國東航、中國國航與南方航空30日公告去年皆虧損逾人民幣300億元(約新台幣1,334億元),虧損幅度相較前年擴大近3倍。
大陸民營廉航春秋航空也公告去年由盈轉虧,預估虧損人民幣23.5億元至26億元;而深圳機場2022年虧損幅度更較前年同期擴大30倍之多。隨著取消境外入境隔離措施,春秋航空預計未來一段時間,國際航空運輸將保持穩步恢復態勢。而陸股航空股和機場股在30日收盤也普遍走低。
東航預計2022年虧損360億元至390億元,前年同期虧損122.14億元;國航預計2022年虧損約370億元到395億元,前年同期虧損166.42億元;南航預計2022年虧損303億元到332億元,前年同期虧損121.03億元,此外去年南航運力投入(可利用座公里)和收入客公里年增率分別下降約28.1%和33.0%,相較疫情前的2019年相比分別下降約55.3%和64.2%。
春秋航空針對業績虧損原因表示,受到新冠疫情對民航行業影響的深度和持續性「超預期」。去年全年,公司主要經營指標下滑幅度較大,其中飛機日利用率和客座率水平較上年同期分別下降大約34%和8%,因此使得主營業務業績虧損。
除了航空業虧損外,機場公司也難逃虧損幅度擴大命運。深圳市機場股份有限公司發布,2022年虧損10.76億元至11.76億,前年同期虧損3,444萬元,虧損幅度較前年擴大3023.69%至3314.05%。
對於業績,深圳機場也稱受到疫情嚴重影響,旅客吞吐量年增率下降40.69%,航班起降架次年減25.85%,導致營業收入年增率大幅下降。此外,衛星廳自2021年12月7日投入運營後,折舊及運營成本顯著增加,導致經營業績年增率大幅下降。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