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電影「滿江紅」爆紅 大陸中學語文從未選編入教材

本文共1164字

聯合報 記者陳言喬/即時報導

大陸電影《滿江紅》奪得春節期間電影第一,岳飛以及《滿江紅·怒髮衝冠》一詞成了熱搜頭條。有很多網友稱中小學課本原有的《滿江紅》被刪除。但大陸知名教育作家吳小軼表示,大陸全國通用的中學語文教材從未選編過岳飛的《滿江紅·怒髮衝冠》。

上游新聞報導,知名教育博主和教育作家、曾獲大陸全國百強名校語文教師的吳小軼表示,《滿江紅》是一個詞牌名。詞是一種配合音樂的詩歌,因為比起傳統格律詩,它在形式上要更自由,所以又叫作「長短句」,它的前身是民間小調,和當時人們的生活是有著密切關係的。《滿江紅》作為一個詞牌誰都能用。

推薦

一般而言,詞牌的產生大約有以下幾種情況:借用原來的樂府詩題,唐代教坊樂曲的名稱,取自某些歷史故事,或者詞人原創自製。滿江紅,這個調名來源說法不一:有人說它源自於中秋冬時節就變紅的水草,也有人說它源自白居易《憶江南》詞「日出江花紅勝火」之意等等。這個詞牌是柳永首創,它基音較高,有激越之感。

網友說《滿江紅·怒髮衝冠》一詞被移除中小學課本,經吳小軼初步核實,自1949年新中國成立以來,《滿江紅·怒髮衝冠》只在1960年短暫地進入過當時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編寫的《九年一貫制試用課本語文》第十四冊,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只在很小的範圍內使用了一年就停用了。除此之外,全國通用的中學語文教材從未選編過岳飛的《滿江紅·怒髮衝冠》一詞(或許有少數地方版本教材選用,但使用範圍和時間都有限)。

此外,北京一位不願具名的語文老師也表示,不僅現在的人教社初中語文教材裡沒有岳飛的《滿江紅》,他甚至查了該出版社此前較多版本的教材,沒有發現人教社語文課本裡收錄岳飛的《滿江紅》。

對於為何有網友認為教材裡有《滿江紅·怒髮衝冠》這樣的「記憶」?對此,吳小軼認為,綜藝節目、影視、流行歌曲包括歷史教材、思想品德教材裡,或者個別地方教材以及拓展閱讀裡會出現這首《滿江紅·怒髮衝冠》,所以大家覺得特別熟悉。

對於《滿江紅·怒髮衝冠》一詞是不是岳飛所作,吳小軼認為,目前學術界爭議比較大。吳小軼覺得,對於有爭議的篇目收入語文教材需要十分慎重,從這點看人民教育出版社是比較嚴謹的。

北京師範大學附屬實驗中學初中部于曉冰老師也表示,網友稱人民教育出版社或者部編版教材把岳飛的《滿江紅》刪掉了,這是不對的,這是偷樑換柱,說某一個教材曾經選過《滿江紅》,然後後來刪掉了,由此把它嫁接到人教版或者是部編版當中,這是不行的。

于曉冰還表示,《滿江紅·怒髮衝冠》是不是岳飛所寫的討論,不是今天才發生的問題,也絕不是因為《滿江紅》電影火了之後才出現的問題,它其實是多少年來人們在爭論的問題。于曉冰認為,《滿江紅·怒髮衝冠》不管是不是岳飛寫的,從學術的角度來說,值得去探討一下,但是從內容本身來說,探討的意義和價值不大,它並不能夠改變《滿江紅·怒髮衝冠》本身作為一首愛國詩詞的價值所在。

大陸電影「滿江紅」爆紅意外引發各種爭論。(上游新聞/網路海報)
大陸電影「滿江紅」爆紅意外引發各種爭論。(上游新聞/網路海報)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胡錫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也需要自由度
下一篇
兩岸快遞/上海百城新屋庫存量下降 51個月首見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