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陸31省去年經濟成績單出爐 福建、江西GDP增長4.7%最佳

本文共1009字

聯合報 記者林則宏/即時報導

上海界面新聞報導,中國大陸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2022年經濟成績日前均已發布。數據顯示,有16個省份去年GDP增速超過3.0%的全國平均水準,其中,福建、江西並列第一,增速為4.7%。

若從經濟總量來看,排名前十分別為:廣東、江蘇、山東、浙江、河南、四川、湖北、福建、湖南、安徽。和2021年相比,安徽取代上海進去前十強,其他九個名次沒有變化。

國研新經濟研究院創始院長朱克力分析,福建省去年GDP增速一馬當先,原因之一是,去年上半年,長三角和珠三角經濟受新冠疫情等因素影響較大,部分海外訂單因此流入受疫情影響較小的福建,對拉動其經濟增長做出一定貢獻。

另,作為民營經濟較為發達的地區,民營工業對福建經濟增長的貢獻也較為突出。去年前十一個月,福建全省規模以上民營工業企業增加值年比增長9.9%,高於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速3.7個百分點。

江西省2022年GDP增速也達到4.7%。數據顯示,去年江西省戰略性新興產業、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分別增長20.6%、16.9%。全年電子信息產業營業收入首次突破人民幣兆元,達1.03兆元,增長 23.7%。

其中,江西鋰電、太陽能產業集聚效用日益凸顯,全年新能源產業營收達人民幣4,065.1億元,增長120.3%,占規上工業比重為8.4%,比2021年提高4.2百分點。

界面新聞指出,值得注意的是,長江中游三省去年都交出不錯的成績單,除江西外,湖北和湖南的GDP增速也分別達到4.3%和4.5%。

朱克力表示,長江中游的「兩湖」和江西即「中三省」有不錯的經濟增速,既體現中部後發優勢,也反映了大陸以「內循環」為主體的新發展格局構建取得積極進展,同時預示著一個新經濟增長極的蓬勃生成。

他指出,大陸區域經濟正從過去沿海單極獨步天下,轉向未來「沿海」與「沿江」雙極齊驅乃至多極並驅。接下來,長江中游地區更好推動經濟增長,需進一步「抱團發展」,圍繞三省省會積極打造長江中游都市圈和城市群,共同應對沿海地區長期以來的虹吸效應,贏得更多更大的新發展機遇。

去年經濟表現落居最後五名的為吉林、上海、海南、北京和天津,GDP增速別為-1.9%,-0.2%、0.2%、0.7%和1.0%,原因基本上都與疫情有關。

從經濟總量來看,廣東和江蘇是大陸31個省份中僅有的兩個GDP超過人民幣12兆元的地區,經濟總量分別為12.91兆元和12.18兆元。山東、浙江、河南三省緊隨其後,GDP落在人民幣6至8兆元級別。

福建去年經濟成長率達4.7%,與江西並列大陸31個省份之冠。圖為從空中鳥瞰廈門。...
福建去年經濟成長率達4.7%,與江西並列大陸31個省份之冠。圖為從空中鳥瞰廈門。中新社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紐時:中國股市跌不停 經濟復甦前景更黯淡
下一篇
人民幣跌到半年低點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