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610字
大陸放棄「動態清零」後,聯合國、世界銀行等國際機構近日紛紛發布經濟展望報告,重新看好中國經濟發展。央視財經報導,對此,中國貿促會研究院副院長趙萍表示,在全球經濟增長放緩的大背景下,今年中國經濟將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火車頭」。
趙萍表示,從去年第4季以來,世界主要國際組織及知名投資銀行均一再調高對於2023年中國經濟增長的預期。首先,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經濟增長的根基在於內需,隨著大陸經濟政策將恢復和擴大內需擺在優先位置,國內需求正在持續恢復。
其次,從外需來看,中國以高水平對外開放應對全球經濟放緩所帶來的不確定性。因此,在全球經濟增長放緩的大背景下,中國經濟將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火車頭」。
報導稱,大陸的學者專家認為,中國已經形成全球超大規模的消費市場,與世界各國的經貿關係日益密切。2023年,中國在製造業、服務業復甦的過程中所形成的巨大的市場推動力量,將更多地惠及周邊國家,進而帶動區域經濟增長。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員張燕生指出,中國和周邊地區,尤其是中國和東協的經濟貿易聯繫越來越緊密。因此2023年,隨著中國擴大內需的戰略和經濟增長的復甦,相信中國對地區的經濟貿易恢復和發展將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
聯合國本月25日發布的「2023年世界經濟形勢與展望」報告也提到,今年東亞地區的經濟增長率預計將達到4.4%,高於估算的2022年3.2%的增長率。東亞經濟增長加快的主要原因,正是中國經濟狀況的改善。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