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770字
對於2023年車市,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預測是,2023年汽車總銷量將達到2,760萬輛,年增3%。在強大的產業體系與規模優勢助攻下,2023年的大陸新能源汽車銷量,將達到900萬輛,年增35%。
中汽協副總工程師許海東表示,2023年的大陸車市將面臨宏觀經濟走勢向好、疫情管控放開、國內國際雙循環等「三大利多」,以及購置稅減半是否延續、芯片短缺、電動車成本高、去庫存壓力、國際政經形勢不斷變化、地方促進消費力度不足等「六重挑戰」。
許海東進一步指出,雖然近幾年大陸汽車市場出現了波動,但汽車工業產銷目前已處於短期調整的尾聲,將保持溫和的增長態勢。
結合中汽協多種模型的預測,2023年汽車批發總銷量為2,760萬輛,年增3%;其中乘用車銷量為2,380萬輛,年增1.3%;商用車銷量為380萬輛,年增15%;新能源汽車銷量為900萬輛,年增35%。
大陸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祕書長崔東樹認為,2021年新能源乘用車批發滲透率約16%,2022年前11個月已達到27%,未來每年滲透率增幅至少10個百分點,2025年將達到突破50%的超高狀態。
乘聯會預估2022年12月新能源乘用車廠商批發銷量73萬輛,與11月相比約增長0.4%,與去年12月增長約45%。全年預估新能源批發在649萬輛,較2021年的331萬輛,年增96%。
崔東樹分析,新能源車的發展被認為是加速發展的浪潮,原因在於超高的油價和超低的電價,推動消費者更快接受新能源車,隨著產業體系的規模化增長,整個體系服務能力的提升,進一步降低消費者的買車成本與使用成本,使消費者更偏向於接受及使用電動車。
展望未來,崔東樹對未來五年大陸新能源車市前景保持樂觀,雖然大陸傳統燃油車出口在技術層面沒有明顯的優勢,成本也相對較高,但在過去一年中,大陸汽車的出口規模已超越德國,成為世界汽車第二大出口國。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