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1088字
2023年伊始,沒有了兩大補貼政策支持的車市遭遇意料中的「開門黑」,但進入第二周(1月9日到15日)後局勢迅速得到扭轉,1月車市預期忽然變得樂觀起來,其中比亞迪市佔率40.8%,繼續穩居單周上險排行榜首位;大陸特斯拉則是周增幅近500%。
財聯社報導,相關上險數據顯示,自開年第一周乘用車總量年減37.7%後,第二周反彈上揚,乘用車總體銷量為43.77萬輛,年減14.1%,與第一周相比大幅增長50.47%。
其中,新能源乘用車延續2022年強勢表現,單周總銷量9.9萬輛,年增37.51%,與第一周相比增長28.61%;燃油車乘用車銷量為33.8萬輛,年減22.6%,與第一周相比增長58.3%。
具體到新能源車方面,比亞迪當周雖不及12月第三周超5萬輛的強勢表現,但仍拿下40,420輛,市佔率40.8%,繼續穩居單周上險排行榜首位;大陸特斯拉單周上險量為12,654輛,一掃首周頹勢。緊跟在特斯拉後的是長安、五菱、理想及蔚來。
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認為,儘管出現反彈,但1月車市不能過分樂觀,銷量下行仍將是主要走勢,每年1月的開門紅是地方政府和車企共同努力的方向,但由於經銷商的庫存仍舊較高,春節前的補庫力度不會特別大,因此1月的批發零售總體偏低。2月的市場應該明顯回暖,節後車市會有一波入門級消費者的購車潮。
車企在新年起步時的價格策略調整,也對第二周車市增長提供了動能。
大陸特斯拉6日宣布對Model 3後驅版、高性能版,及Model Y後驅版、長續航版、高性能版等五款車型進行調價,最大降幅達到人民幣4.8萬元或13.41%。隨後,問界、小鵬相繼選擇跟進降價。
從終端表現看,特斯拉打響的這波「價格戰」效果立竿見影,彼時出現單周2,110輛的「開門黑」後,第二周499.72%的增幅,坐實了「降價後三天獲得3萬訂單」等市場傳言。
「不排除銷售人員相關的營銷話術,我們已對此做了要求。」對業界所稱「降價後特斯拉訂單數激增500%」的說法,有特斯拉內部人士雖未給出具體數據,但也同時表示,「訂單確實有所增加」。
值得關注的是,BMW、比亞迪與賓士合資的騰勢,已連續兩周表現出較強的勢頭。其中,騰勢第二周增幅達到43.5%,代表去年累積的騰勢首款車型D9的交付正在加速;而BMW的增量或來自終端市場的價格鬆動。
不過,隨著BMW今年更多純電車型的投放,整體市場表現將進一步提升。
除車企端的主動調整,政策端的支持力度亦會對2023年初段車市帶來關鍵影響。中汽協副秘書長陳士華表示,燃油車購置稅減半政策在去年6月公布以來,對汽車市場的促進作用非常大,行業呼籲購置稅減半政策能夠在2023年延續。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