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926字
大陸多地調高2023年基本工資,據大陸人社部公布全國31省基本工資(截至1月1日),其中,上海基本月薪達人民幣2,590元(約新台幣11,537元)居首;其次是深圳,基本月薪達人民幣2,360元(約新台幣10,513元);第三名是北京,基本月薪為人民幣2,320元(約新台幣10,334元)。
值得注意的是,上海、北京的基本月薪不含勞工個人依法繳納的社保與住房公積金,由用工單位另行繳納,因此「含金量」更高。
根據大陸《基本工資規定》,基本工資標準一般採取基本月薪標準和基本時薪標準。基本月薪適用全職就業勞動者,時薪適用於非全日制就業勞動者。原則上每兩年至少調整一次,因此部分省市在2023年也會沿用2022年發布的基本薪資。而新的一年,大陸多地普遍調高工資。與2022年4月1日對比發現,河北、雲南等地基本月薪均上調。
整體而言,除了滬京深三地以外,包括天津、河北、江蘇、浙江、福建、山東、河南、湖北、廣東、重慶、四川等,總計至少14個地區月最低工資標準超逾人民幣2,000元以上。
如從基本時薪來看,北京基本時薪人民幣25.3元(約新台幣112.6元)位居第一,上海最低時薪人民幣23元居次,天津基本時薪人民幣22.6元排名第三。
經濟參考報報導,北京師範大學中國收入分配研究院研究員詹鵬指出,基本工資的調整應參考當地就業者及其贍養人口的最低生活費用、城鎮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勞工個人繳納的社會保險費和住房公積金、勞工平均工資、經濟發展水平、就業狀況等因素。
而基本工資上調對勞動者與勞動環境有益。據中新財經報導,中國勞動學會特約研究員蘇海南分析,基本工資上調對保障和改善低收入受薪勞動者及其贍養人口的基本生活非常重要,同時也會帶動其他職位薪資水平、加班薪資計算基數等提高。
另外,隨著基本工資上調,一些與基本工資掛鈎的待遇也會隨著基本工資上漲而提高,包括失業保險金、醫療期內的病假工資、試用期工資以及公司停工、停業等情況下職工的基本生活費等等。
此前,大陸國家統計局編著出版的《中國統計年鑑2022》公布2021年31省份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數據顯示,2021年全國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保持增長態勢,全國城鎮非私營單位平均工資首次突破人民幣10萬元大關。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