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notice-title img

邀請您體驗經濟日報App,享受最即時的財經推播,重要訊息不漏接。10/15 前登入App,再抽「7-11千元商品卡」,快來下載吧!

離活動結束 最後倒數

不再通知
明天提醒

北京大力扶植晶片業 掀起半導體股IPO熱潮

本文共906字

經濟日報 編譯簡國帆/綜合外電

由於北京當局大力推動發展國內晶片業,吸引大量資金湧入,中國大陸晶片正出現新一波首次公開發行股票(IPO)熱潮,籌資規模比去年多出近兩倍。

華爾街日報報導,在止於12月15日的顧過去一年,晶片或晶片製造設備製造商透過在國內IPO,共籌得約120億美元的資金,是去年全年的近三倍,且中國大陸晶片商已申請的IPO,計劃在籌資170億美元。

美國加強圍堵中國大陸在全球科技供應鏈的角色,中國大陸晶片業提高資金準備的必要性也隨之升高。美國10月管制對中國大陸的先進晶片和晶片製造設備出口,也讓中國大陸晶片業者更難僱用美國人。

分析師表示,美國加強抑制中國大陸的晶片業發展,代表中國大陸若要追趕美國的先進技術,更加需要自力更生。這已促使北京政府推動發展國內晶片產業,去年晶片業是創投資本最青睞的投資目標。

當局也鼓勵股市投資人支持晶片業。上海證券交易所總經理蔡建春9日呼籲股市投資人,把有限的資源配置到國家科技創新最需要之處。

瑞銀證券全球銀行部門共同主管孫利軍表示,今年中國晶片業IPO熱潮的基本原因,是美國出口管制迫使中國大陸製造商尋找離大陸更近的替代選項,讓投資者有信心相信中國大陸長期將發展半導體產業。他說,三年前美國未管制對陸出口晶片和晶片製造設備時,中國大陸晶片業贏家通吃的現象很明顯,現在整條產業供應鏈正湧現出更多的大陸新創企業。

今年中國大陸晶片業規模最大的IPO,為圖形處理器製造商海光資訊技術股份有限公司,8月籌得15億美元;該公司2019年被美國商務部列入實體名單,要取得美國產品或服務前,供應商須先申請許可證。最近,北京燕東微電子近來籌得5.41億美元,表示將把這筆資金用於打造建一條主要採用國產設備的12吋晶圓產線。

今年來,新上市晶片公司的股價表現也優於陸股其他類股。萬得(Wind)的數據顯示,近60%的新掛牌晶片業者股價比上市價至少高出20%,其他10%從上市以來更已上漲一倍。

在中國大陸上市所需花費的時間,通常比其他地方更久,因企業會被監管機關詢問好幾輪。華爾街日報在計算官方數據後發現,今年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上市的公司,平均要花186天才能獲批准,今年已上市的26家晶片公司平均審批時間為156天。

北京當局大力推動發展國內晶片業,吸引大量資金湧入,中國大陸晶片正出現新一波IPO...
北京當局大力推動發展國內晶片業,吸引大量資金湧入,中國大陸晶片正出現新一波IPO熱潮。美聯社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比亞迪9月銷量再創新高!今年已賣出逾200萬輛電動車
下一篇
「中國巴菲特」猝逝 基金將清算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