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陸學者:中央政治局會議定調! 明年經濟工作在「穩增長」

本文共786字

聯合報 記者賴錦宏/即時報導

12月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指出,明年要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加強各類政策協調配合,優化疫情防控措施,形成共促高質量發展的合力。大陸經濟專家分析,總的方針就是經濟要「穩增長」。

據新京報,天風證券研究所宏觀首席分析師宋雪濤表示,本次會議強調「突出做好穩增長、穩就業、穩物價工作」,相比於今年7月、去年12月的政治局會議都增加了「穩增長」的表述。

推薦

「明年在邊際上重視穩增長發力的方向基本明確。但發力方式較今年相比可能會發生變化。」宋雪濤表示,本次會議中,貨幣政策從」靈活適度,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改為「精準有力」,財政政策從「提升效能,更加注重精準、可持續」改為「加力提效」。這種表述的變化指示了明年「財政-貨幣」發力模式的反轉。

在他看來,2023年,在貨幣注重「精準」,財政注重「加力」的情況下,可能會切換到財政加碼、貨幣克制的模式。 「考慮到地方財政壓力仍然較大,債務規模、付息壓力等可能不再支持地方財政進一步加槓桿,預計明年財政可能會更多地從中央財政、準財政(政策性金融工具)來進行發力。」

宋雪濤還認為,明年財政-基建鏈條的發力節奏可能會根據經濟內生動能修復情況而動態調整,存在「此消彼長」的關係。從經濟的長期穩定角度看,傳統經濟要穩,但依賴不宜過高。如果經濟內生動能出現了較好的修復,則財政-基建的力度可能會有所放緩。

新財學院創始人、院長朱振鑫則表示,從此次政治局會議來看,總體基調還是穩增長,但重點不在貨幣,貨幣已經很寬鬆,關鍵是讓財政和類財政政策發揮作用,同時針對重點產業發力,「尤其是核心科技領域」。

談及具體是讓哪些財政和類財政政策發揮作用時,他認為,主要是表外的類財政政策,包括可能增加金融債和地方專項債規模,必要時啟動特別國債;或是央行可以通過再貸款、PSL等方式直接對政策性銀行投放流動性,解決穩增長的資金需求。

大陸經濟專家認為,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已定調,2023年經濟工作在「穩增長」。(路...
大陸經濟專家認為,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已定調,2023年經濟工作在「穩增長」。(路透資料圖片)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大陸新駐日大使吳江浩:維護中日關係健康穩定
下一篇
習普會 聚焦四大領域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