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李克強與俄國總理會晤 再提雙方「不結盟」原則

本文共871字

聯合報 記者廖士鋒/即時報導

大陸總理李克強與俄國總理米舒斯京5日舉行雙邊會晤,這場俄烏戰爭後首度舉行的定期會晤,內容時至7日才由大陸官媒報導。其中,李克強形容雙方關係是「不結盟」性質,並稱願與俄方保持高層交往,加強各領域交流合作,「深化中俄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

據新華社7日消息,這場雙方總理第27次會晤中,李克強指出,雙方互為最大鄰國,同為新興市場國家,有著傳統友誼,始終在「不結盟、不對抗、不針對第三方」原則基礎上發展兩國關係。

推薦

會議還有大陸3位副總理韓正、孫春蘭與胡春華參加,分別進行相應對口工作會報。李克强指出,雙方經濟互補性強,希望雙方發揮好雙邊合作機制作用,穩步推進重點領域合作項目;此外還提及優化口岸通關流程,共同維護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暢通、人文交流等。但大陸官方迄今未發布此次會晤的聯合聲明。

此前俄羅斯衛星通訊社5日引述米舒斯京說法指出,會晤中兩人對當今許多問題的處理辦法相似,「我們共同主張建立多極的國際關係架構,願意共同應對新出現的挑戰和日益增長的外部壓力」。

米舒斯京並指,能源夥伴關係具有戰略性質,天然氣、石油和煤炭對陸供應正在增加、俄國也參與大陸核電廠建造,「我方願意確保履行在該領域所有當前合約義務」。

此外,米舒斯京也表態,與大陸共建月球科研站的協議「已準備好,可以簽署」。他並提及雙方經貿運輸議題因新冠疫情影響而受限,他呼籲雙方,應繼續努力「恢復貨物流動」並建立新的物流鏈。

中俄總理定義會晤機制始於1996年底,迄今已舉辦27次,此前輪流在兩地舉行,新冠疫情後改為視訊舉行。2021年雙方會晤後的聯合公報提到「反對將疫情政治化」,也強調雙方能源合作具有「互利性、戰略性和長期性」,願意繼續鞏固和發展能源夥伴關係。

另,據香港無線新聞(TVB)報導,集體安全條約組織議會大會5日在莫斯科舉行,中共駐俄羅斯大使張漢暉向大會宣讀大陸全國人大委員長栗戰書的信件,栗戰書指大陸與集體安全條約組織有著悠久的傳統友誼和夥伴關係,雙方近年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基礎上,不斷深化政治合作,並擴大全面務實合作。他並稱,「會加強與以俄羅斯為首的集體安全條約組織合作」。

大陸總理李克強5日與俄國總理米舒斯京5日舉行雙邊會晤時稱,願與俄方保持高層交往,...
大陸總理李克強5日與俄國總理米舒斯京5日舉行雙邊會晤時稱,願與俄方保持高層交往,加強各領域交流合作,「深化中俄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新華社)
大陸總理李克強5日與俄國總理會晤,這是兩國總理第27次會晤。(新華社)
大陸總理李克強5日與俄國總理會晤,這是兩國總理第27次會晤。(新華社)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中央宣示精簡人力 中國多地揮刀清理編外人員
下一篇
韓SK集團擬在陸擴廠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