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918字
中國大陸調整冠病疫情防控措施,多地不再查驗核酸檢測陰性證明,核酸檢測安排調整為「非必要不核酸」、「願檢盡檢」,多家擁有核酸檢測業務的上市公司稱將把更多精力投入疫情前的常規業務。
綜合澎湃新聞和21世紀經濟報導,大陸多地進一步優化防疫政策,除特殊人群外,大部分人出行、購物等已不受核酸限制。隨著告別核酸檢測常態化,多家涉及核酸檢測的上市公司表示會將業務回歸到疫情前的常規業務。
現在不僅面對價格下滑問題,還面臨著業務萎縮風險,蘭衛醫學表示,「業務不會產生大的影響,公司在疫情的其他檢測業務就做的很好,會加強除核酸檢測這塊的業務。」
同樣,達安基因在接受採訪時表示,「今年的業務不會受到影響,這個影響要到明年了,還要看具體政策的調整。」
蘭衛醫學公司在半年報中曾預測,「隨著國家疫情防控階段性調整及新冠治療藥物的推出,疫情將得到有效控制,新冠檢驗雖會成為常規檢驗但將伴隨著價格下調,因此公司新冠檢驗收入和毛利都可能減少,存在經營業績下降的風險。」
凱普生物於11月28日在投資者互動平台上表示,截至目前,公司(含香港地區)於2022年度總計已完成新冠核酸檢測約8億人次。公司會有更多精力投入到常規業務上,(核酸檢測業務)會不會產生影響還要看各地政策的調整。
華大基因則表示,核酸檢測不是公司發展的方向,業務會回歸到疫情之前的狀態,如拓展海外的業務之類。目前已經形成抗原自測、核酸檢測、核酸快檢、變異檢測、病毒測序和中和抗體檢測等全線產品佈局,可滿足不同使用需求及應用場景。
根據澎湃新聞所選取15家涉及核酸檢測業務的公司來看,這些公司今年第三季度總體營收為877億元(人民幣,下同),平均營收增加六成,應收帳款達到了440億元,增加了七成。
據分析,蘭衛醫學第三季財報顯示,經營性現金流為負2.44億元,同期增減-366.1%,顯示現金流量淨額的減少也表明公司回款的情況並不理想。
達安基因的經營性現金流淨額為2.87億元,同比增加了32.41%,但相對於應收帳款增加的84.18%,這意味著企業的負擔是在增加的。
不過,上述企業在採訪中都表示「應收帳款」沒有問題。
達安基因和凱普生物表示,欠款方主要是政府、醫院和第三方檢測機構,均為信譽較好,風險較低的機構。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