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大陸防疫放鬆 經濟學家料將加速重新開放

本文共1039字

聯合報 記者賴錦宏/即時報導

隨著中國大陸開始放鬆許多城市的管控措施,經濟學家提前了大陸退出動態清零政策的預期。高盛的報告表明,中國的防疫清零政策將持續到4月。

據彭博社報導,從11月30日至12月2日期間接受彭博調查的16名經濟學家中,有九名認為中國大陸重新開放的速度會快於他們的預期,其中四位認為會在明年二季度,另三位則認為會更早。

推薦

由於嚴格的防疫措施未能控制住當前屢創新高的冠病疫情,並影響經濟發展等,中國大陸政府已經加快了轉向重新開放的步伐,包括北京已允許部分低風險患者居家隔離,而不必轉運至集中隔離點。

瑞穗證券高級中國經濟學家周雪分析說:「我們相信,中國已經通過優化防控20條措施退出了動態清零政策,他們正試圖讓感染曲線變平。」中國大陸上個月公佈的20條措施尋求加強疫情防控的精準性,減少其對經濟活動的影響。

受到重開步伐加快的跡象提振,大陸股市星期一(12月5日)上漲,人民幣也走強。

瑞銀經濟學家汪濤等人星期一在報告中說:「防疫政策重大調整的時間可能比我們明年3月之後的基線預期要早一些。」

接受彭博調查的16名經濟學家中,七位預計會在明年二季度重新開放,四位預計在第一季。經濟學家們沒有被要求定義全面重新開放意味著什麼。

不過,一些經濟學家認為,中國開放過程將是崎嶇的,面對醫療資源不足和老年人疫苗接種率低等問題,政府可能需要反覆嘗試。

法國外貿銀行高級經濟學家吳卓殷分析說:「中國正在重新開放,但不會一帆風順,市場不要指望中國會像西方那樣,一下子就取消所有防疫措施。」

這使得經濟增長前景存在不確定性。接受彭博調查的16位經濟學家中,有五位稱會下調第四季度和2022年全年經濟增長預測。預估中值分別從11月份上次調查的3.9%和3.3%下調至3.8%和3.2%。

「對前景更重要的是,限制中國放鬆疫情防控、讓經濟生活回歸正常的現實情況」,穆迪經濟學家希隆·林(譯名)說。他認為,這當中的制約因素包括使用的疫苗效果不佳,不願使用國外生產的mRNA疫苗,老年人對接種疫苗的猶豫心態,以及公共衛生系統應對病例激增的能力有限。

另一方面,高盛首席中國經濟學家閃輝和同事們在星期天(12月4日)的一份報告中寫道,雖然中國一些城市放寬防疫規定,但這還不能解讀為中國正在放棄防疫清零政策,「我們將其視為中國政府為退出(清零)做準備,並試圖將防疫經濟和社會成本降至最低的明確證據。」

他們並寫道,香港和台灣的經驗表明,重新開放後新增病例將激增,人員移動將急劇下降。上述報告說,高盛的基本情景表明,中國的防疫清零政策將持續到4月。

高盛的調查報告認為,基本情況表明,中國大陸的防疫清零政策將持續到4月。(中新社資...
高盛的調查報告認為,基本情況表明,中國大陸的防疫清零政策將持續到4月。(中新社資料圖片)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宏都拉斯與我斷交 數以百萬計大陸民眾網上圍觀
下一篇
大陸發改委:化解金融、房市風險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