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notice-title img

親愛的讀者您好:

經濟日報 LifeStyle品味 全新改版,推出精緻的生活情報,內容包括時尚、旅遊、藝文、珠寶、精品、遊艇、汽車、醇酒、手錶...等。

誠摯邀請您,在緊湊的行程之餘,試著放下待辦事項,和我們一同欣賞生活裡的美好事物。



不再通知
明天提醒

陸專家張文宏:防疫關鍵不在核酸清零 而是降低致病率

本文共737字

聯合報 記者黃雅慧/即時報導

大陸防疫政策變化,意味著對疫情控制的大方針出現改變。國家傳染病醫學中心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教授、上海市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張文宏3日在中華醫學會2022年醫學病毒學大會上表示,走出疫情的關鍵,在於對脆弱人群的保護,建立免疫屏障。未來對新冠病毒流行的控制,可能不在於核酸清零,而是將病毒的致病率降到非常低的水平。

綜合陸媒報導,張文宏從其團隊的臨床經驗來看,疫苗有效遏止病毒突變帶來的傷害。他說,新冠病毒從原始毒株開始突變,進化到Alpha、Beta、Delta,每一波進化速度非常快,且後者迅速取代前者。然而,啟動疫苗接種後,對患者體內進行監控後發現,病毒變異有所收斂,目前病毒的變異局限在Omicron家族中,這說明接種疫苗或者在重復感染後,體內的免疫壓力對病毒的突變造成了很大約束。

推薦

張文宏強調,病毒的突變是隨機的,但體內的免疫力和重覆感染會制約這種突變。他指出,從今年上半年上海疫情數據來看,疫苗對老年人保護作用顯著。

在新冠藥物臨床治療中,張文宏建議在病毒早期階段開始用藥。「國際上的真實世界現在告訴我們,在中早期階段,如果及時用藥,可以將病人的重症率發生率降低90%左右。」

張文宏說,「通過疫苗接種、藥物的治療,我們已進入到對病毒馴化、控制的階段了。」他指出,未來對於病毒流行的控制,「可能並不是一個核酸的清零」,而是將一個有症狀或者重症的疾病降到非常低的水平。他相信人類未來是可以做到對新冠病毒的「馴化、控制」。

此前,張文宏1日在「華山感染」微信公眾號發表文章指出,「走出疫情的前景越來越清晰」,文中談到要保護老年人與脆弱族群,並指出疫苗接種的重要性。

事實上,張文宏在2021年8月便提及大陸應考慮「與病毒共存」,但因不符合當時官方總體防疫政策而成為爭議性人物。

上海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中通社)
上海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中通社)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大陸治沙英雄水源被礦場切斷 跪地磕頭哭喊求水
下一篇
宋濤要籲台灣「國際洪門中華總會」 堅決反對台獨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