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notice-title img

親愛的讀者您好:

經濟日報 LifeStyle品味 全新改版,推出精緻的生活情報,內容包括時尚、旅遊、藝文、珠寶、精品、遊艇、汽車、醇酒、手錶...等。

誠摯邀請您,在緊湊的行程之餘,試著放下待辦事項,和我們一同欣賞生活裡的美好事物。



不再通知
明天提醒

江澤民逝世 BBC回顧任內作為:政治改革乏善足陳

本文共672字

聯合報 記者廖士鋒/即時報導

大陸前國家主席江澤民30日傳出逝世消息後,全球媒體紛紛進行報導,並且評價他在天安門事件後上台執政十餘年的政治作為。其中英國廣播公司(BBC)認為,江澤民主要是一位「改良者」,而非「改革者」,其任內貪腐泛濫,政治改革乏善足陳,失業與收入不平等問題廣泛存在。

BBC於江澤民逝世後發表一篇長文,回顧江澤民執政時期的作為。其中表示江澤民生前,是除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外,當今中國大陸最重要的政治人物。在他治下,中共不斷加強對權力的控制,而工程師出身的他也逐漸擁有了左右大陸政局的能力。即便他2004年卸下官職,影響力仍不容小覷。

推薦

文章回顧江澤民執政經歷的大事,包含他推動大陸與美國關係走出「天安門」鎮壓後的低潮,帶領大陸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開啟「中國速度」的經濟騰飛,也見證了香港與澳門的主權自西方國家移交至中共政府。此外中國大陸還獲得2008年奧運和2010年世博會主辦權。

但文章強調,江澤民主要是一位「改良者」,而非「改革者」,他的主要目標是通過一系列的經濟改革確保中國共產黨未來的前途。且在他任內,中國大陸貪腐泛濫,政治改革乏善足陳,失業與收入不平等問題廣泛存在。同時江澤民也積極打壓法輪功,且對台立場強硬。

觀諸江澤民政治生涯的記錄,文章引述大陸政治學者吳強分析稱,江有明顯的「投機主義者」的色彩。吳強指,江澤民作為一名技術官僚出身的領導人,並不是中共元老所認為的「自己人」,因此只是在為政權做「守門人」。

對於江澤民的「三個代表」思想,吳強認為,這個思想沒有擺脫他技術官僚的局限性,沒有從理論層面上有突破性的升華,作為政治遺產「顯得十分薄弱」。

江澤民逝世後,英媒BBC發文稱其是改良者而非改革者。圖為1994年3月中共「八屆...
江澤民逝世後,英媒BBC發文稱其是改良者而非改革者。圖為1994年3月中共「八屆人大二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揭幕,時任中共總書記江澤民(中)出席參加。(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大陸三月份綜合PMI指數57.0% 經濟繼續處於擴張
下一篇
中國大陸力推人民幣取代美元 學者:以俄羅斯為鑑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