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1212字
中共二十大上,中共總書記習近平提出「中國式現代化」,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藍圖,但眼前正面臨著因嚴格防疫,導致民眾對政府的不滿情緒。對於國內外輿論關注,大陸國關學者王義桅30日在北京的一場新聞茶座中強調,這些年輕人的抗議,並不是反對共產黨領導和疫情防控政策本身,某些西方媒體誇大其辭是沒有必要的,別指望中國會爆發所謂的「顏色革命」。
中國記協30日舉辦新聞茶座,邀請中國人民大學「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院」副院長王義桅,介紹「中國式現代化」的內涵,他在會上回應外媒、台媒對上周末大陸各地反封控抗爭、「白紙運動」的關切,以及對邁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影響時,做出上述回應。
王義桅首先坦言,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從來不是容易實現的,一直是在奮鬥、克服各種困難挑戰的過程中實踐的。例如現在要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社會穩定,「這個關係確實非常艱鉅」。
他也舉自家兒子為例,天天只能在家上網課,年輕人受新冠疫情的影響是非常大的,諸如就業、對未來感到渺茫,老年人、孕婦等等群體也因疫情導致各方面的不便,「毫無疑問我們都很清楚這一點」。
但王義桅強調,年輕人的這種抗議,並非是反對共產黨領導,更不是反對疫情防控政策本身,只是反映防控措施是不是一刀切、層層加碼了,應該要更靈活、人性化一點,出發點是想把事情做好,「給他們一些希望」。因此,對於有些西方媒體好像「很興奮」,認為要反對共產黨領導了,甚至說中國爆發顏色革命,基本上沒有必要,是誇大其辭,也不要錯誤評估中國的年輕人。
王義桅說,中國14億人民最大的共識就是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只有在中共強力領導下才能夠實現,「這一點我覺得無庸置疑」。他還提到,中國90後、00後的年輕人是愛國的,而且更加自信,面對未來充滿信心。
因此,王義桅認為,這些年輕人是自發的,但也清楚自己可能是會被利用的,如果有人想透過這些示威,讓大陸解封,跟你們(外國)一樣躺平,這怎麼可能呢?
他在回應美國媒體提問時抨擊,因國情、文化和實際情況的不同,一些國家沒辦法只能躺平,造成病毒不斷變異,而中國強調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要考量有約3億殘疾人、老年人口,以及醫療資源不足,人均病床位遠低於美國,人口卻是美國的四倍等,若一樣開放,可能造成上百萬甚至千萬人死亡,「這個代價是我們無法承擔的」。
因此,王義桅說,盲目放開是不可能的,「這三年不就白犧牲了嗎」,所以中國正在探索和摸索的過程中,動態的優化調整,譬如縮小封控範圍、加快解封時間等,並廣納各界建議。
至於如何解決當前的經濟社會發展、國際局勢、疫情等問題,王義桅說,「光是提出遠大目標,今天過不了這關你怎麼行」,所以中國必須不斷地處在克服困難的過程中,鬥爭跟困難從來都沒有停止過,才能逐步實現中國是現代化。他也提到,不應該過度誇大當前面臨的矛盾,也不要掉以輕心,中國各級幹部都是如履薄冰,小心謹慎前行,探索既能實現個人權益,又能實現祖國偉大復興的中國式現代化。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