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687字
受到大陸疫情多地散發、工業生產者指數(PPI)年增率由漲轉降等因素影響,大陸10月規模以上工業利潤降幅持續擴大。據大陸國家統計局昨(27)日公布數據顯示,今年前十個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為人民幣6.98兆元(約新台幣30兆元),年減3%,降幅較前值2.3%擴大0.7個百分點,為2020年9月以來的兩年最低。
數據顯示,各類別企業增長不一。大陸國有控股企業實現利潤增長1.1%,較前值減少2.7個百分點;私營企業實現利潤下降8.1%,與前值持平;而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資企業實現利潤下降7.6%,降幅較前值減少1.7個百分點,實現連續三個月改善。
在統計期內,41個工業大類行業中,跌幅最大的行業包括石油、煤炭和燃料加工業,其利潤暴跌70.9%,前值為跌67.7%。而電腦、通訊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下降2.9%,紡織業下降16.4%,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下降20%。
有19個行業利潤總額按年增長,22個行業下降。其中石油和天然氣開採業利潤總額年增1.1倍;煤炭開採和洗選業增長62%,電氣機械和器材製造業增長29%,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增長28.1%。值得注意的是,在促進汽車消費的帶動下,汽車銷售保持增長,同時帶動汽車製造業利潤增長0.8%,今年以來累計利潤首次由降轉增。
大陸國家統計局工業司高級統計師朱虹分析,整體來看,工業企業利潤下降,結構繼續改善,部分中下游行業利潤回升明顯。但也要注意到,近期大陸疫情多點散發,世界經濟衰退風險加劇,工業企業效益恢復面臨較大壓力。
中國光大銀行分析師周茂華則表示,由於大陸需求整體疲軟及部分製造業的投入成本居高不下,工業利潤繼續承壓。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