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大陸感染激增 香港專家:與「二十條」無因果關係

本文共782字

聯合報 記者廖士鋒/即時報導

大陸近日新冠肺炎感染人數不斷增加,而香港病毒專家金冬雁認為,感染人數增加與「二十條」的實施沒有關係。他呼籲大陸官方應考慮借鑒新加坡經驗建立「社區吸氧中心」來解決一部分重症患者的吸氧問題。

澎湃新聞25日刊出對病毒學家、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生物醫學學院教授金冬雁的專訪。就官方發布防疫優化措施「二十條」後,新冠疫情感染人數持續上升一事,金冬雁強調,防疫政策調整了一點點,和病例激增沒有因果關係。激增可能是因為各種的原因,跟是否實施「二十條」,以及實施是否嚴格沒有關係。

他解釋,因為實行了「二十條」,不可能漏掉很多感染者,「二十條」實際上沒有完全放開,從來也沒說什麼都不做,所以現在的病例激增情況是一個偶合的事件,並非兩者之間有因果關係。總體而言,他指出,「二十條」包括具體的實施細則,還是希望走更科學、更精準、更可持續化的道路。特別是落實打疫苗,還要制定分診治療的方案,加強基層醫療設施建設,這三點是最要害的。

針對大陸疫情,他也評估,比如在一些疫情嚴重的城市,按規定連續測完3天核酸,隔3天再測一次就可以解封了,「但如果它實際上的感染基數很大,測完3次以後根本就不乾淨,所以不能解封。另外,他還提到城中村環境比較差,一些人也不太注意,新冠疫情可能還會發展,疫情外溢是最核心的問題。

他並建議,應該按照中國大陸的實際情況,比如人口分布、老年人占比等等,制定一個方案、認真考慮需不需要像新加坡一樣搞「社區吸氧中心」來解決一部分重症患者的吸氧問題。

而對於新冠「後遺症」的爭議,他強調,在學術上這是一個爭議性很強,沒有明確界定。多為患者自述,包含症狀有疲勞、失眠、心跳、氣促、骨痛,還有記憶力減退、認知出問題等,「是一個非常模糊的東西,所以就造成很多誇大」。「長新冠」的人裡頭,有相當一部分其實是精神跟心理的問題,需由多學科配合去照料的,「恐艾症和流感大流行後都有類似的情況」。

病毒學家金冬雁認為,大陸疫情激增與「二十條」無關。(圖/取自微博「港大醫學」)
病毒學家金冬雁認為,大陸疫情激增與「二十條」無關。(圖/取自微博「港大醫學」)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中國大使會韓在野黨魁 籲尊重對台灣問題核心關切
下一篇
陸駐英大使:希望英國工商界抓住海南自貿港新機遇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